君子相敬、英雄相惜的君子之爭-香港商报

君子相敬、英雄相惜的君子之爭

2021-07-21
来源:香港商報

 君子之爭,是中華文化所崇尚的君子面對競爭時的態度:相互尊重,謙遜禮讓,心態平和,勝負從容。

 孔子在《論語·八佾》中說:「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意思是說:君子修身養德,本來沒有什麼可爭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就像射箭比賽,要先互相作揖、謙讓,然後上場競技,比賽之後,無論輸贏,保持心態平和,走下場來,互相敬酒,和樂融融。這就是君子之爭。

 孔子用射箭象徵君子之爭,有着更深層次的內涵。《禮記·射義》中說,射箭的人,不論前進還是後退,左旋還是右轉,動作都符合一定規範。射手的內心,要沉着冷靜;身體要挺直矯健;思想要集中,全神貫注,瞄準靶心,這樣才能射中目標。所以射箭能看出一個人的德行、風度、氣質。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然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有素質的射手,會通過射箭的動作來端正自己,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埋怨勝過自己的對手,只會反思反省自己的缺失。

 君子之爭,與一般人的勝敗之爭、氣血之爭、功利之爭不同;君子之爭,講的是公平正義,光明正大,和諧共贏。君子和而不同,競爭不過是君子間共同的成長方式,君子之間通過競爭來提升技藝、增進修養,完善品格,通過競爭來促進君子間的互動交流,共同進步。

 北宋宰相王安石和司馬光是一對政敵,一個是變法的積極推動者,一個是極力反對者,兩人政見不合,針鋒相對,言辭激烈,甚至在皇帝面前也是唇槍舌劍,爭得面紅耳赤。

 王安石做宰相,掌握實權時,皇帝問他對司馬光的評價,王安石沒有落井下石,反而稱讚司馬光為「國之棟樑」,「操行修潔、博知經術」、「行義信於朝廷,文學稱於天下」。司馬光因而得以隱居洛陽,用了19年的時間編纂完成《資治通鑒》。

 哲宗即位後,王安石被免職,司馬光任宰相,一些人挾私報復,告王安石的黑狀,司馬光對皇帝勸諫說:王安石嫉惡如仇,胸懷坦蕩,忠心耿耿,陛下萬萬不可聽信讒言。

 王安石去世後,司馬光抱病作書,致信右相呂公著:「介甫文章節義,過人處甚多……不幸介甫謝世,反覆之徒必詆毀百端,光意以為朝廷宜優加厚禮,以振起浮薄之風。」

 司馬光與王安石的君子之爭,令人肅然起敬,兩人政見雖不同,但所爭者皆為國計民生,不為私利。兩人的共同點,一是兩人都是君子,品行高潔,才華橫溢,公正廉明,勤儉節約,清白無私;二是兩人爭鬥的目標都是為了改變北宋王朝積貧積弱的社會現狀,實現富國強軍、百姓安居樂業的治國理想。

 東漢末年,關公與黃忠戰於長沙,一個大仁大義,一個知恩圖報,盡顯君子之風,為世間留下了一段「君子相敬,英雄相惜」的人間佳話。

 關公初戰黃忠,不分勝負;二戰黃忠,黃忠馬失前蹄,跌落馬下,關公大義凜然,沒有趁人之危,反令黃忠換馬再戰;三戰黃忠,黃忠感恩圖報,箭射關公盔纓,彼此互相欣賞,英雄相惜,為黃忠委質入蜀埋下伏筆。

 關公與黃忠的君子之爭,在一攻一守,一戰一和之間,使得原本肅殺的戰鬥場面頓時變得具有人情味,君子風,也給長沙增添了無限遐想和美妙。一首《說唱臉譜》「紅臉的關公戰長沙……」被廣為傳唱。長沙很多相關的地名,從此更加妙趣橫生。如長沙城北湘春門外的古吊橋,相傳為關公戰長沙之地,橋側原有關帝廟,「神座下有石,上有自然之文,儼如梅樹根也。」又如撈刀河,相傳因為當年關公不慎將青龍偃月刀落入河中而得名。

 「君子相敬,英雄相惜」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真正的君子胸襟開闊,坦蕩真誠,謙遜禮讓,見賢思齊。君子與君子之間相互尊敬,英雄與英雄之間相互欣賞。君子之爭,和而不同,修己以敬,體現了中華民族汲汲以求的人格操守和道德理想,這樣一種既銳意進取、自強不息,又厚德載物、寬厚包容的文化品格,必將成為陳寅恪先生所說的「中華文化終必復振的優良基因」。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责任编辑: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