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節,撐起做人做事的精神脊樑-香港商报

氣節,撐起做人做事的精神脊樑

2021-10-06
来源:香港商報

 中華民族歷來英雄輩出,猛士如雲,他們的英雄事跡為世人津津樂道,傳揚歌頌,而最讓世人為之動容,肅然起敬的,莫過於他們在危難面前,在生死關頭,所體現出來的高貴氣節。

 孔子云:「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氣節,是一個人應當具備的正氣、骨氣、志氣,及堅定不移的道德修養、信念、節操。文天祥在《正氣歌》中列舉了十二例錚錚鐵骨、威武不屈的忠義守節之士,為中華民族的性格養成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頁。

 這十二例分別是:1、齊太史簡,2、晉董狐筆,3、秦張良椎,4、漢蘇武節,5、嚴將軍頭,6、嵇侍中血,7、張睢陽齒,8、顏常山舌,9、管寧遼東帽,10、諸葛出師表,11、祖逖渡江楫,12、段秀實擊賊笏。

 十二例錚錚鐵骨,就如十二根參天巨柱,支撐?中華民族屹立不倒,浩氣長存。

 唐太宗云:「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文天祥云:「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一個人對氣節的堅守,彰顯著一個人一以貫之的道德要求,也彰顯著一個人最終的精神素養。

 南宋末年,丞相陸秀夫輔弼幼主駐軍崖山抗元,崖山海戰兵敗後,陸秀夫心知無力回天,決心以身殉國。他勸說趙昺當為國死,不可受人凌辱,於是背起八歲的幼主趙昺,用綢帶與自己的身軀緊束在一起,跳進茫茫大海。隨後殉國的軍民有十多萬人,向世人彰顯了寧折不彎,視死如歸的民族氣節。

 南明隆武元年,吏部兼兵部尚書黃道周率軍抗清,遭遇埋伏,被押送南京獄中。清廷派洪承疇勸降,黃道周寫下對聯:「史筆流芳,雖未成功終可法;洪恩浩蕩,不能報國反成仇。」暗諷洪承疇失節投降,表達自己效仿史可法慷慨赴義的決心。臨刑前,黃道周向南方三拜,咬破手指,留了一封血書:「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評價黃道周:「碩學清操,孤忠亮節,克全儒行,無愧貞臣,今謚忠端」。

 清道光二十一年,江蘇巡撫兼署兩江總督裕謙在葛雲飛、王錫朋和鄭國鴻三總兵戰死,定海失陷的不利情況下,明知不敵,也要浴血抗敵。戰前,裕謙率眾將士在關帝廟前祭拜,誓言「毋以退守為詞,離城一步;亦毋以保全民命為詞,受洋民片紙。不用命者,明正典刑,幽遭神殛!」終因戰力懸殊,敗局難以挽回,裕謙跳入沉泮池中,以死殉國。成為鴉片戰爭中犧牲的官職最高的官員。

 關帝云:「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

 一個人的氣節,是一個人可以頂天立地、昭烈千古的優秀品質。沒有氣節,人就沒有了脊樑骨。縱觀人類歷史,凡青史留名,卓有成就者,必有高風亮節,守節不移,方能德才配位,受萬民敬仰。

 孟子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氣節,看作為人處世不可少的道德要求。時至今日,氣節,仍舊擁有一股無法估量的精神能量,維繫着中華民族的脊樑和文脈。

 有則故事:陜西商人劉相坤,在渭南做生意虧本破產,資產殆盡,兒子送人,妻子病死,自己奄奄一息,他將妻子屍體挪於墳墓後,自己仰臥待斃,又在墳外放有紡車、鐮刀各一車,上書:「人不欠我,我不欠人,有埋我者,以此相酬。」

 生來清白,死後清白,公正厚道,矢志不渝,這也是做人應有的氣節。氣節,彰顯了人最後的做人尊嚴。

 清初思想家唐甄在其著作《潛書》中說:「世尚氣節,則為直士;世尚功業,則為才士。」意思是,如果一個國家的風氣崇尚氣節,那麽民眾就多為正直有德之士;如果一個國家的風氣推崇功業,那麽民眾就多為有才失德之人。

 倡導與弘揚做人處事應有的氣節,是道德復興最有力的保障。一個人一旦有了對氣節的堅守,在大是大非面前,才能勇於維護國家利益,捍衛民族尊嚴;一個人一旦有了對氣節的堅守,在利益誘惑面前,才能見利思義,保住做人的原則底線;一個人一旦有了對氣節的堅守,在善惡取捨面前,才能清正身心,揚善止惡,始終把持住正確的方向。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责任编辑: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