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義絕」關公文學形象-香港商报

《三國演義》中的「義絕」關公文學形象

2021-10-18
来源:香港商報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現在傳世最早的版本是嘉靖年間出現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清代初期毛綸、毛宗崗父子對明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進行刪減和修改,成為如今最通行的版本。

 《三國演義》開創了歷史演義小說的先河。演義是小說體裁中的一種。《辭海》解釋:演義「謂敷陳義理而加以引申」。明代學者蔣大器說: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紀其實,亦庶幾乎史。蓋欲讀誦者,人人得而知之,若所謂里巷歌謠之義也」。

 「義」是《三國演義》的思想精髓和靈魂。《三國演義》全書120回,含有「義」的標題就有:「宴桃園豪傑三結義」(第1回),「勤王室馬騰舉義」(第10回),「會古城主臣聚義」(第28回),「關雲長義釋曹操」(第50回),「關雲長義釋黃漢升」(第53回),「張翼德義釋嚴顏」(第63回),「諸葛誕義討司馬昭」(第111回),「義」起領全篇,又貫穿全篇,成為全書的文眼。

 《三國演義》塑造了許多有勇有謀、忠肝義膽的忠義英雄形象,其中最深入人心、影響力最大的便是被中華文化尊為武聖人的關公。

 關公是《三國演義》重筆刻畫的「義不負心,忠不顧死」的忠義精神的代表和化身。清代文學評論家毛宗崗說,三國有三奇,可稱三絕:諸葛亮為智絕,曹操為奸絕,關公則為義絕,即三國演義裏最符合春秋義理,義薄雲天、義重如山的人。

 《三國演義》剛開篇,關公在自我介紹時說,在家鄉仗義除惡霸,因此逃難江湖,體現了關公心懷憐憫,見義勇為的人物性格。關公與劉備、張飛一見如故、志趣相投,在「桃園結義」誓詞中,三人誓約「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表明劉關張三人的桃園結義,不僅有兄弟情義,還有心繫百姓、捨身報國的春秋大義,家國之義。

 關公被困土山,張遼以三事相勸,關公土山約三事,也是飽含忠義之心:降漢不降曹,是對漢室朝廷的忠義;養贍二位嫂嫂,是對受託之重的忠義;「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是對劉備誓以共死的忠義。

 關公身陷曹營,曹操百般拉攏,關公不為所動,「財賄不足以動其心,爵祿不足以移其志」,當得知劉備下落,毅然掛印封金,千里走單騎,追尋劉備而去。曹操慨嘆說:「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義士也」。

 關公立下軍令狀,在華容道攔截曹操,曹操以舊日恩待之情,苦苦哀告,關公義重如山,心中不忍,義釋曹操。後人詩讃曰:「徹膽長存義,終身思報恩」;「拚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

 還有諸如:夜讀春秋,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的禮義、智義;踐行承諾,於萬軍陣中斬顏良、誅文醜的勇義、信義;戰長沙時,不斬馬失前蹄的黃忠的仁義、俠義;北伐襄樊,志興漢室,捐軀赴國難的耿耿精忠大義……

 關公的「義」是全方位的「義」,是春秋大義思想的完美及忠實實踐者,真正做到了「君子喻於義」(《論語·里仁》),「正其義不謀其利」(《漢書·董仲舒傳》),「大丈夫重義如泰山,輕利如鴻毛」(傅玄《傅子》)等傳統「義」德思想的精華及神髓。

 隨着《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義絕」關公的文學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對於教化民眾崇德重義、揚善止惡,起到了積極深遠的影響。

 國學大師錢穆在《再論中國小說戲劇中之中國心情》中說:「《演義》中描寫關公忠義懇切,乃成為此下六七百年來,中國社會最受崇拜之第一武聖人。中國小說在中國文化中之影響力量,據此可見,以關聖之故事言之,桃園三結義,以朋友之愛化為兄弟之愛,君臣之愛。後天之人倫,更深過先天之天倫。先斬顏良文醜,已可報封侯贈金之恩。而猶有華容道放行一節,其對曹操之仁至義盡,此在處朋友君臣兩倫上,更可謂曲盡其誼。只此一顆心,而千古人生大道主要即已在此。此六七百年來,誰不讀《三國演義》,又誰不崇拜武聖關公?」

   弘揚關帝文化  彭允好

[责任编辑:高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