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靈感貫古今-香港商报

關帝靈感貫古今

2021-10-22
来源:香港商報網

 無靈不成神!關公本為凡人,在世時的功勳德行過人,是功國神靈,去世後的宣威顯應,濟眾度民無數,靈動靈感不衰,加深了一個凡人成為神祇的基礎。加以歷代朝野的誥封崇拜累增不盡,其神格不斷強化且昇延,達到天尊、古佛、上帝之至高地位,早已為世人廣泛崇敬的靈神。而今,凡華人所到之處,無不有關公信仰,也形成了底蘊深厚的關公文化。

 關公離世之後,自南北朝以來的文獻記載雖然有限,但早有靈感事跡,且地方上也建廟奉祀關公。唐代董侹〈裴公重修玉泉關廟記〉寫於德宗貞元十八年(802),記載關公在湖北當陽玉泉山上顯靈一事,是目前所見記載關公顯靈事跡最早的歷史文獻。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朝廷頒賜「顯烈」廟額予玉泉山關廟,表彰關公的靈驗化民。至明代萬曆年間地方縣令在山腳坡上豎立石望表,上刻「漢雲長顯聖處」六大字。至清代乾嘉年間,經學名家阮元於望表之西另立石碑一通,楷書「最先顯聖之地」六大字。至今二通碑刻仍在,成為遊客必訪的勝景,鮮明地提醒著世人莫忘關公的靈感顯應。

 關公的靈應在鸞堂紀錄中尤其顯明。明代田藝蘅(1524-1591)《留青日札》、謝肇淛(1567-1624)《五雜俎》、穆氏《關帝歷代顯聖誌傳》等筆記中都曾記載關公降壇的見聞。明嘉靖年間,朝野間已頗為盛行關公降筆鸞文。至清代康熙年間盧湛編《關聖帝君聖蹟圖誌全集》、乾隆年間彭紹升纂《關聖帝君全書》,乃至光緒年間《乾坤正氣錄》,都收錄了許多關公降乩顯聖的鸞文資料,足見明清時代的扶鸞活動十分盛行。其中的關帝降鸞情況頗為常見,藉以凸顯了信仰的靈感,而關公扶鸞降筆著造的鸞書也更多的出現了。關公鸞文鸞書受到蒐羅彙編成冊流傳,也成為宗教善書,廣泛宣揚。

 現今可見年代最早的關公鸞書可能是《忠義經》,也稱作《關聖帝君濟世消災集福忠義經》、《三界伏魔關聖帝君忠孝忠義真經》。相傳出於宋代鸞書,但可確認為明代嘉靖年間刊行。內容宣講忠義,昭彰天道。其〈經序〉有曰:「關聖忠義經十八章,皆帝自製也。」是為關公最早的專屬經典。惟此書未收錄於《道藏》中。若觀諸《道藏》系列,則其中所見年代最早的關公降筆鸞書,乃是《萬曆續道藏》中的《太上大聖朗靈上將護國妙經》。經文有曰:「吾今登壇示知爾眾。……日在天中,心在人中。日在天中,普照萬方。心在人中,不容一私。」旨在勸人:正念省身積德,注重忠孝綱常。

 民間流傳關公扶鸞撰述的鸞書眾多,諸如:《關聖帝君大解冤經》《關聖帝君戒淫經》《關聖帝君救劫度人指迷篇》《關聖帝君戒殺文》《關聖帝君親降濟世靈驗救劫經文》《關聖帝君救劫真經》等等。關公鸞書中,以《覺世真經》流通量最廣,因其篇幅短小,常與《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等合刊,民間稱為《三聖經》。《覺世真經》有曰:「凡人心即神,神即心。無愧心,無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一動一靜,神明鑒察。」人心靈明即是神明,欺心即欺神。欲蒙神佑,需先求一己心地無愧。凡人一切動靜,神明皆察,日常豈可不慎。

 又有《桃園明聖經》流傳甚廣,經云:「心者萬事之根本。……此桃園經之所以現身說法也。……囑咐人人誦此經者,是以效驗歆動人心也。」為人宜修心積德,神明清靈,勤誦經典,與關公聖心相呼應,正如經典所示:「一心體此,以心印心」,終能使慧命蒙福。《桃園明聖經》被視為關帝信仰的代表性經典。諸如此者,關帝鸞書在現實社會中一如國民教育的通俗讀本,有力地發揮著道德感化的作用,具有積極的教化意義。

 修心誦經之福慧顯應,在宗教家韓雨霖先生的生命經驗中十分鮮明。1950年代他得肋膜炎重症,病危之際,翻印《桃園明聖經》一千部送人,並且每日恭心誦唸。沒想到,十餘日後竟迅速改善,終至痊癒。他深信:這是虔誠誦讀的靈驗感應,並且因此終生推廣不怠。他在《桃園明聖經》新版序言中公開寫下了自己的經歷,真實不虛。類似如此的事例屢見不鮮。

 現代科學研究中已經發現:正念可以活化細胞,提升自癒能力;而唸誦的過程,會帶動音頻共振及氣流脈動效應,推使身體氣流震動,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換言之,念波與聲波中確實可以產生不可思議的能量。

 關公信仰提倡忠義仁勇的道德修持,導人向善,浩然正氣充塞天地,是滿滿的正能量。吾人學習關聖,諷誦經典,信受奉行,必有助於靈感相應,裨益人心世道。(待續下星期五)

 忠義人才培育學院教授  林翠鳳

[责任编辑:谢烨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