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禮義精神-香港商报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禮義精神

2022-01-10
来源:香港商報

 中國是「禮義之邦」。「禮義」是中華傳統道德文化中具有豐厚內涵和濃厚底蘊的基本要素,也是構成中華民族精神特質和文化品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儒家「五常」:「仁、義、禮、智、信」,「禮」、「義」居其二。《管子》謂國之「四維」:「禮、義、廉、恥」,「禮」、「義」居其首。宋代起倡導「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禮」、「義」為其重要組成。

 「禮」、「義」思想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核心價值觀念。《禮記》云:「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左傳》云:「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

 「禮」是一種行為上的規則、規矩、制度、規範。荀子說:「先王為之制禮義以分之,使貴賤之等、長幼之差、知賢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載其事而各得其宜。」禮制的出現,使得中華社會有了維護社會穩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使人們懂得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從而安分守己,嚴以律己,不敢僭越。

 「義」是道德的基礎,做人的原則,行為上的合理性、正當性。《禮記·中庸》云:「義者,宜也。」《釋名》云:「義,宜也。裁製事物,使合宜也。」「義」的核心就是「合宜」,即思想、道德、品行符合正義、道義的準則,不偏不倚,恰到好處。

 「禮義」連屬作為一個詞組,代表着中華民族崇禮重義的民族性格和人文情懷。

 《左傳》云:「夫名以制義,義以出禮,禮以體政,政以正民」;《詩》序云:「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太史公自序》云:「夫不通禮義之旨,至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故《春秋》者,禮義之大宗也。」

 禮義是人道德水平、修養境界、氣度胸懷的根本特徵。《禮記·冠義》云:「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後禮義備。」

 東漢名將關公是中華傳統禮義文化的代表和典範。建安五年,曹操東征,擒獲劉備的二位夫人,關公為了保護她們,親自護車而行,一起進入曹營。曹操耍弄奸計,在館驛安歇時,故意只撥給他們一戶室,「欲亂其上下,內外之禮,設心亦甚惡矣。」

 而關公處變不驚,乃秉燭立於戶外,自夜達旦,毫無倦色。曹操見關公如此,愈加敬服。關公嚴格恪守君臣之禮,叔嫂之禮,男女之禮,秉燭夜讀《春秋》的場景,為世人樹立了清白的君子形象,贏得了世人對關公的敬佩和擁戴。從此關公夜讀春秋的典故,就有了新的文化內涵,體現了中國傳統的禮義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後人為昭彰關公忠義參天、知書識禮的優秀人格品質,特在關公夜讀春秋的許昌建廟以祀之,廟內興建一樓,名曰「春秋樓」,俗稱「秉燭達旦處」,為許昌十景之一。清代許州知州甄汝舟為春秋樓賦詩一首:「秉燭中宵暫避嫌,宅分兩院亦從權。依曹不久仍歸漢,留得英風在潁川。」

 禮義精神不僅是一種道德行為規範、傳統價值觀念,也是一種高度自覺自律、慎獨修身的處世態度。

 明朝太倉人陸公容,容貌俊美。天順三年往南京應試。經過一家旅館,旅館主人的女兒看上了他,出言挑逗,還約他後半夜相會。陸公容直接拒絕了她,為免女子糾纏,便效仿關公秉燭夜讀,自夜達旦。女子見狀,無奈離去。

 次日清早,陸公容便藉故匆匆離開。臨走時留詩一首:「風清月白夜窗虛,有女來窺笑讀書;欲把琴心通一語,十年前已薄相如。」

 是年秋天,陸公考中舉人。在此之前,陸公容之父夢見神人送來旗匾鼓吹,匾上題有:「月白風清」四字;其父以為是自己將要去世之兆,寫了一封遺書給陸公容。陸公容二十四歲時,考取進士,並做官到參政之職。

 禮義精神是中華傳統的道德精髓,植根在中華兒女的內心,潛移默化影響着華人社會的思維方式和處世態度。雖然隨着社會的變化、時代的變化、環境的變化,禮義精神的行為特徵有了諸多變化和調整,但其鮮明的文化內核依舊堅固穩定,歷久彌新,散發出永不褪色的文化價值。

 弘揚關帝慈善基金會  彭允好

[责任编辑:谢烨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