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種回聲,對別人好也是對自己好-香港商报

生命是一種回聲,對別人好也是對自己好

2022-01-24
来源:香港商報網

 有位詩人說,世界是一個山谷,生命是一種回聲,你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就會收到什麼樣的回應。

 《後漢書·陰識傳》中有則故事:西漢宣帝時,南陽新野人陰子方,事親至孝,寬厚仁慈,力行善事,常存善心,恭敬祭祀神明,為時人所稱譽。某年臘日,他早起為父母做飯,突然見到灶神顯形,向其祝賀,因其行善積德,其家日後必將繁榮昌盛。陰子方態度恭敬,再三拜謝灶神的祝賀,正好家中有頭黃羊,陰子方便以黃羊供奉祭祀灶神。自此之後,陰子方暴至巨富,田有七百餘頃,車馬僕役,與當時的諸侯國君不相上下。

 陰子方常對人說:「我的子孫必將強大。」陰子方的三世孫陰識,東漢初年名將,早年追隨光武帝劉秀之兄劉縯起兵反抗王莽,擔任校尉,遷偏將軍,征戰有功。光武帝劉秀封爵為陰鄉侯。永平元年,漢明帝劉莊拜執金吾,加特進。

 其妹陰麗華,光武帝劉秀元配,性情寬仁孝悌,憐憫慈愛,恭謹儉約,歷史上有賢后之名。劉秀年少還只是沒落皇族、一介布衣時,便曾發出「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的人生志願。

 陰識之弟,陰興、陰就等並皆封侯。陰識曾孫女成為漢和帝劉肇的第一任皇后。史書記載,東漢一代,陰氏家族,一門四侯,牧守數十,家運繁昌,既富且貴,從南陽富戶,一躍成為南陽名門望族,顯赫一時。以事實驗證了陰子方常對他人所說「我的子孫必將強大」的祈願。

 陰氏後代子孫此後便在每年臘日祭祀灶神,供奉黃羊。人們見到陰子方「黃羊祭灶」,交上好運,大富大貴,便紛紛效仿,在臘日宰牲祭灶,漸成習俗。如今民間各地的臘月二十四日祭灶習俗,就是從臘日祭灶流變而來。

 宋代詩人林同,寫了一首詩:「祀灶令人富,相傳陰子方。安知由至孝,非在薦黃羊。」意思是說:陰子方祭祀灶神一夜暴富,人們紛紛效仿,都在臘日祭祀灶神,但又有誰知道,陰子方真正暴富的原因是他孝順父母,行善積德,並不是因為他用黃羊祭祀了灶神。

 在民間傳統習俗中,灶神是玉帝派駐各家考察民情、監察一家大小善惡功過的司命之神,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報告人間功過,定人禍福。民間習俗,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奉祀灶君多以糖元寶、麥芽糖、花生糖、芝麻糖之類,希望灶神多說人間好話,不講人間罪惡,世稱「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清代《敬灶全書》稱,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每奉庚申日,上奏玉帝,終月則算。功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福壽;過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災殃。

 陰子方因為事親至孝,常常行善積德,感化灶神前來慶賀,自己由此暴富,家族由此繁昌,子孫後代蔭此福澤,這便是種善因得善果。

 《論語·八佾》中:春秋時衛國大夫王孫賈對孔子說:「與其討好奧神,不如討好灶神,這是什麼意思?」奧神,指家宅中居於西南方位的最尊貴之神。孔子回答:「不是這樣,存心不正,獲罪於天,祈禱誰也沒有用。」

 人的禍福吉凶,福報惡報,都是來自於自身的善惡行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明世宗嘉靖年間,金陵考生湯旌三,品德高尚,樂善好施,家中供奉關帝像,非常虔誠。三十歲時,忽然暴斃身亡。屍體停放了兩個晚上,臉頰上已出現屍斑的腐爛痕?。只是心窩處還有溫熱,他的妻子堅持不肯入殮。到了第三天晚上,湯旌三忽然醒來。湯旌三對妻子說,他初到地府時,正遇關帝巡察,關帝因其常行善事,賜其還陽。湯旌三從此更加積極行善,周濟鄰里、窮人,後來考中第八名進士,並著有《返魂篇》倡行於世。

 生命是一種回聲,你以善良對待這個世界,就會收獲這個世界回贈給你的善報;你以邪惡對待這個世界,最終迎來的將是這個世界對你的摒棄和厭惡。所謂「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對待這個世界、對待他人所有的好,歸根結底,最終收獲的都將是對自己的好。

 弘揚關帝慈善基金會 彭允好

[责任编辑:黄丽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