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帝經典看中國傳統年節習俗-香港商报

從關帝經典看中國傳統年節習俗

2022-01-28
来源:香港商報

 再過三天,就是農曆春節的小年夜、大年夜,接?就是過年了。在這裏先向所有讀者拜個早年,祝願各位「新春迎大吉;猛虎躍高峰」。

 中國人的傳統習俗認為,辛苦工作了一整年,因此到了歲末年終之際,自然應該大魚大肉地犒賞慰勞一下自己,所以舉凡尾牙、年夜飯,乃至於春酒,各種南北大菜總是鱗次櫛比地出現在各種筵席之上。一年來能平平安安,親戚朋友快快樂樂相聚聯誼一下本是好事。但近年來人民所得提高,社會一片欣欣向榮,有些人容易過分鋪張浪費,僅為展現身份地位,花錢如流水,太過浪費民生物資。筆者以為年節氣氛的展現理所當然,但若能進一步體認老祖宗留下的節儉美德將會更美好。如關帝在經典中苦口婆心的勸勉世人修德勤儉以涵養性靈等句句真言,若能洞透先機,即不負聖帝苦心,也能稱得上是應世智者。

 正如《關聖帝君桃園明聖經》所雲:「?食怎如螬李美,瓜祭何勝菜羹甜。俸祿只堪供禮儀,舉家食費僅盤桓」。以及《關聖帝君覺世真經》所示:「重栗惜福……好尚奢詐,不重勤儉,輕棄五穀,不報有恩」等等。今試舉一則故事資供參考:

 清朝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北平市王布政,家富萃於一門,財冠一方,且家族人丁旺盛,使用之婢僕甚多,前呼後擁。王布政由於秉性固執,自小受儒學的薰陶,對於仙佛從不相信,有關建造廟宇之事,以及各項勸導的善舉,均吝而不捐,只期修善己身,致使無法兼善天下,至為可惜。

 王布政娶妻韓氏,懿德不敦,對於家族婢僕管教不嚴,任其隨意浪費,且韓氏本人賦性亦如此,每每將剩餘美羹全部倒於溝內,隨意拋棄五穀,更不知將每月所餘之飯湯,設法善加處理,日積月累,致使罪業深重。家中大小事情皆不如意,坎坷不平,家人也因此病魔交加,門庭呈現衰敗徵象。惟夫妻二人總是無法醒悟,令人惋惜。

 壬戌年(公元1862年)冬甲寅日,夫妻二人承祖德遺蔭夜夢關恩主訓斥曰:「今日之福乃係前世所種而來,夫不信仙神,妻德不敦,拋棄五穀造罪頗深,如不速加以反悔,俟福盡就無法再行享受矣。更可能因此轉福為禍,由富而貧,吾念汝祖德深重,故特來告誡,免愈陷愈深而難以自拔」。夫妻是夜同床共夢醒後,甚為驚訝!且後悔不已,翌日同偕至城東關帝廟內,焚香懺悔前愆,並於當年臘月開倉施糧直至正月十五,又於翌年關恩主聖誕之日,啟建卅天法會,同樣布施城內貧民,且大量翻印善書,廣為宣化。自此之後,夫妻二人虔誠信奉關帝,早晚虔誦《關帝桃園明聖經》,以補前過。自王布政夫妻改過贖罪,家族因而愈趨平順,夫妻就越有信心,行善便倍加盡力,使家門運勢更加旺盛,兒女個個步步高陞,加官晉爵,閤家生活更是平安圓滿。

 關帝體現簡約質樸的具體作為,不光是在經典中的示現,早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就已經藉由與曹操應對進退的佚事中表現出來。《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的章節中,「操見關公所穿綠錦戰袍已舊,度其身品,取異錦作戰袍一領相贈。關公受之,穿於衣底,上仍用舊袍罩之。操笑曰:「雲長何如此之儉乎?」公曰:「某非儉也。舊袍乃劉皇叔所賜,某穿之如見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賜而忘兄長之舊賜,故穿於上。」一般我們對此的解讀都是在於關公所稱「不忘兄長之恩義」,但以平常眼光來看,誰會拿到新衣服不喜歡裝扮起來,特別錦袍在漢朝封建制度的規定下,如果不是官品夠高的士大夫階層,其實是不能夠穿?的。曹操曾引領關公面見漢獻帝,同時表奏聖上封關公為偏將軍,後來更是賜爵漢壽亭侯。偏將軍位在中郎將和裨將軍之上,在雜號將軍(列將軍)之下,在東漢末年當時這個位階五品的軍職,其實已經有顯著的地位提升,已經有資格可以穿錦袍了。然而關帝這一自然而然的舉動,除了表現其不忘本的心意,從綠袍跟錦袍的層次差別,還是能夠看出其勤儉自律的良好品德。尤其關帝殺惡霸離鄉後五、六年的賣豆生涯,更可以深刻感受。

 走筆至此,在辛丑年尾聲,筆者誠摯祝願所有《香港商報》的忠實讀者們,壬寅年新春伊始,我們都能更用心去體會、去感受關帝的慈仁廣愛。關帝文化精神價值的核心在於道德價值。如果我們都能效法關帝忠義精神,並依其經典施行,必可使家庭美滿,社會祥和,國家興盛,世界和平,災難化解,疫情早日消除。展望新的一年,相信我們一定會更好,關帝學術文化一定會更順遂地推廣與普及。(下星期五待續)

 忠義人才培育學院副教授 蔡翔宇

[责任编辑:黄丽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