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3日)下午公布,本港新增8674宗確診,再創疫情以來新高,包括3宗輸入個案、8671宗本地個案。其中,有30宗懷疑感染Delta、5428宗疑染Omicron、7宗未完成化驗,另有96宗病毒量不足未能進行基因排序。當中3113宗由醫院管理局直接化驗,另外5561宗由衞生署化驗。昨日亦錄得7990宗本地呈報個案。
接種疫苗有助減低死亡風險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疫情至今有超過300間院舍出現確診個案,截至昨日至少有300名員工以及930名院友染疫。
張竹君指,截至昨日,第五波疫情累計有153名新冠病人離世,其中有90人為院舍院友,多為長者。當中55人是社區的長者,51人超過70歲,29人超過80歲。另有3名小童。張竹君呼籲家長盡快帶小朋友打針。
張竹君分析說,在首102宗死亡個案中,只有7人接種兩劑新冠疫苗,其餘人為未打或只打一針。第五波疫情病發的死亡率為0.3%,而前四波累積死亡率為2.2%,當中無打針死亡率為0.54%,而接種疫苗後的死亡率只有0.03%,相差18倍;至於逾80歲患者有否打針的死亡率則相差4倍,反映打針有助減低死亡風險。此外,80歲以上長者的病發死亡率,在首四波疫情可達24%,第五波則是3.75%,張竹君認為,可能與Omicron病毒較弱有關,但仍然要等疫情完結才能作真正比較。
新增兩間確診個案指定診所
醫管局宣布,明日會啟用兩間新冠確診個案指定診所,分別為油麻地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及長沙灣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表示,過去一周有6300名患者到7間指定診所進行治療,提醒病人必須透過電話預約診症。醫護人員會按求診者情況提供適切治療,有需要會轉送病人到醫院進一步治理。
再多24名患者離世
劉家獻指出,截至今日零時零分,過去24小時再多24名患者離世,涉及16男8女,年齡介乎52至97歲,其中21人為65歲以上長者,6人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1人已接種一劑疫苗,其餘人無打針,當中15人來自院舍。另外3名離世病人均為50多歲,只有一人接種疫苗,其中一名52歲女病人有長期病;58歲男病人是老人院病人,有慢性病;59歲病人有糖尿病,入院時血糖很高。
劉家獻表示,現在有4234名確診和初步確診病人在公立醫院,另外有約1600人在竹篙灣隔離設施隔離,240多人在荃灣的酒店隔離。昨晚24人情況危殆,其中四人曾經接種疫苗。43人情況嚴重,其中10人曾經接種疫苗。
劉家獻又指,第五波疫情至今有188名病人在公立醫院離世,大部分是長者。自新冠疫情爆發至今,一共393名病人在公立醫院離世。
短信通知附電子表格 加快追踪密接者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為加快追踪檢測陽性人士的密切接觸者,今日早上9時起,市民如果收到化驗所通知,檢測呈陽性或初步陽性,手機短信會附帶電子表格連結,用作提供同住家人成員等的資料,確診患者應該盡快填妥表格,讓政府可以盡快作分析,安排密切接觸者檢疫或隔離。確診者亦可以到衞生署「傳染病公眾平台」(www.chp.gov.hk/cdpi/)申報。
徐樂堅指出,至於早前收到短信通知的染疫人士,在等候入院隔離期間,當局會安排物流公司人員派送電子手環,稍後亦會發出附帶電子表格的短信,染疫人士亦必須填寫同住家庭成員和密切接觸者資料,以便安排送入隔離設施。
不過,徐樂堅說,目前隔離設施供不應求,當局已盡最大努力增加,會先安排高風險染疫人士入院,包括長者、孕婦等,當局亦會視乎染者家居環境,是否與高風險人士同住而安排入院先後次序。而低風險染疫人士未必能立即安排送入隔離設施,如果他們要在家中逗留一段時間,必須留意身體狀況,定期監測,遵從政府的健康指引,特別是在發病或檢測陽性初期,要提高警覺; 如果家中有長者、小童或孕婦,需要注意個人衞生及清潔雙手,最好留在自己房內關上房門,離開房間時戴正確貼面外科口罩,如果與家人共用洗手間,使用後要即時清潔消毒,避免與其他家人進餐。
等候入院人士如第14日快檢陰性 無須再隔離
徐樂堅指出,隔離設施仍然供不應求,現時在家休養等候入院的人士,如果在核酸檢測陽性後的第14日,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的結果呈陰性,就可以離開家居,無須再接受隔離。
至於第14日快速檢測仍然呈陽性的患者,則需要繼續在家中隔離,每日做快速測試直至有陰性結果,才可恢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