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神相互感應的道德基礎-香港商报

人與神相互感應的道德基礎

2022-02-28
来源:香港商報

 中國是多神崇拜的國家。崇拜、信奉神明,是中華民間信仰的基本特色之一,也是中華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

 從上古時代,伏羲氏治理天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中華民族對於神明的崇拜便一以貫之,融入進中華文明的歷史和進程中。

 孔子說:「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

 鬼神具有完美的德性,因而能夠發出盛大磅礴的神奇效果,一般人看不到祂們,並不表示祂們不存在。鬼神無形無聲,卻又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祂們在人們舉頭三尺的地方,也在人們的左右、四周。《詩經·大雅·抑》中說:「神明的降臨,不可測度,更不可以懈怠不敬。」神明與天地一樣,是造化的主宰,是靈魂的依靠。對待神明必須「真誠」、「善良」,「心誠則靈」,才能獲得神明的祝福和庇佑,走上人生的光明坦途。

 北宋理學家程頤說:「人之在天地,如魚在水,不知有水,只待出水,方知動不得。」人生活於天地之間,不能游離於天地之外,更不能凌駕於天地自然之上。人們需要敬畏神明,而不能褻瀆神靈,更不能對中華民族歷史以來傳承至今的正道神明有任何的輕慢、侮辱和無禮舉動,否則就會自取災殃,受到社會的唾棄和神明的懲罰。

 孔子說:「祭神如神在。」神明的存在,不僅是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心理需求,也是維護社會秩序有效運轉的客觀需要。

 中國人的神明形成體系,除了自然神和祖先神之外,更多的神祇都是基於對聖賢英雄的崇拜演變而成。

 南懷瑾先生在《孟子與盡心篇》中說:「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人生的責任盡到了,做完了,一切盡心了,壽命到了,順其自然就去了,這是「正命」。因好勇、鬥狠、賭氣而死的,就是非「正命」而死。所以為國家民族而死於戰場的,是「正命」,在中國歷史上認為,那是為正義而亡。聰明正直者死而為神,這神並不是由什麼皇帝封的,而是當時以及後世千秋萬代,共同所敬仰的。中華民族對於「正命」而亡者,有如此尊重!

 生前有功於國、有功於民、有功於社稷,善良正直者,死後為神,這是中國由凡人到成神的基本原則。神明由聖賢英雄而來,生前忠孝節義的人成了神明崇拜在人間的榜樣。

 關帝在《桃園明聖經》中自序道:「吾乃紫微宮裏朱衣神,協管文昌、武曲星。……鑒知戰國侵陵亂,命我臨凡救萬民。玉皇賜我名和姓,子胥五轉做忠臣。……漢室多奸黨,改姓下凡塵。春秋丈夫志,生長解梁城。指關為我姓,下界又稱臣。……天下城隍皆將相,正直為神古至今。」

 擁有高尚的道德人格是人與神能夠相互感應的精神紐帶。《左傳·宮之奇諫假道》有段對話: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

 明初名臣劉伯溫在《司馬季主論卜》中說「天道何親,惟德之親。鬼神何靈,因人而靈。」意思是,天道對誰最親近呢?最親近有德之人。鬼神有什麼靈驗,它是因人而異,有德之人能得到神明的幫助,失德之人就會受到神明的懲罰。

 從古至今,全球很多地方的華人家庭都喜愛將關帝畫像高掛中堂、正廳,祈求關帝庇佑自己及家人身體健康,平安吉祥,遠離小人,遠離災禍,招財進寶,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同時也會懸掛「浩然正氣」、「忠肝義膽」、「義內生財」等匾額或對聯,表明華人家庭也明白,要得到關帝保佑,首先要正心正念,為人忠義,信守承諾,違背了關帝的精神主旨,就難以得到關帝的保佑。

 虔誠敬奉神明,無論有何祈求,都要有顆真誠、善良之心,才能感應到正道神明,獲得神明的靈應和幫助。

 弘揚關帝慈善基金會 彭允好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