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思想貫通中華文化的道德主軸-香港商报

仁義思想貫通中華文化的道德主軸

2022-03-21
来源:香港商報

     天下大道,取於仁義。仁義思想是儒家道德體系的核心思想,也是中華傳統主流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中國人常將「道德」與「仁義」連稱,稱為「道德仁義」,或「仁義道德」,體現了「仁義」與「道德」之間的密切關聯,「仁義」足以成為「道德」的代名詞和替代語。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總結先秦諸子學術時說:「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明確指出儒家學派以「六經」為基本內容,以「仁義」為指導思想,幫助國君,順應自然,宣明教化,促進社會和諧友愛,天下大同。

 先秦典籍《禮記·樂記》云:「仁以愛之,義以正之,如此,則民治行矣。」「仁」體現着「仁者愛人」的人性道德情愫,「義」體現着明是非、知褒貶、寓善惡的理性道德判斷,並付諸於道德實踐。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是仁義思想的主要出處,關帝踐行的仁義精神是歷代儒家士子、仁人志士爭相效仿的人格標桿。

 東漢末年,年僅十九歲的關公眼見朝廷腐敗,外戚和宦官相繼專權,荼毒百姓,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關公毅然訣別賢良淑德的妻子和剛滿周歲的孩子,對父母說:「兒已有後,足祀祖禰;今漢室將盡,宵小盈庭,誰為扶紅日,照人心者?」從此走上志興漢室,報效國家的人生之路。

 關公謁見解州郡守,上陳時事未果,回程途中,夜宿旅店,聽到韓守義之女遭郡豪呂熊荼毒,關公仗義行俠,為民除害,斬殺呂熊及其黨羽,救出韓守義之女,從此逃難江湖。在涿郡與劉備、張飛相遇,三人桃園結義誓詞:「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包括此後數十年的戎馬生涯,處處都體現關公的仁義,是心懷天下蒼生的大仁大義,是保國安民、福澤百姓的大仁大義。

 心懷天下、志興漢室之「仁」,是關帝的初心,忠肝義膽、矢志報國之「義」,是關帝的踐行。關帝在《救劫真經》中自言道:「吾是漢關公。名揚宇宙中。桃園曾結義。能有幾人同。單刀扶漢末。印拜不甘從。精忠兼義勇。蓋世帝英雄。浩氣凌山嶽。凜凜獨威風。春秋藏五內。語孟守胸中。剿吳兼伐魏。位得列三公。奸雄難計害。獨過五關中。心懷報大義。放過走華容。盡表平生志。重鐫救劫中。……勸爾忠為本。孝義亦相從。不懷廉節外。不涉盜邪中。不藏奸狡計。不熾妖淫風。神明常鑑察。斗秤要平公。勿輕出重入。勿長澆漓風。人澆天不宥。公道必興隆……」

 在文聖孔子的思想指導下,在武聖關帝的精神指引下,「仁義」思想成為歷代儒家士子不懈追求的奮鬥目標,也成為歷代仁人志士視為實現自身價值的最終歸屬。

 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在《告子上》中說:「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為了崇高的「仁義」事業,歷代仁人志士不惜犧牲生命,捨生取義,殺身成仁,報國捐軀,用視死如歸的勇氣和堅定的意志力,守護着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不被外敵侵犯,以崇高的節操和對正義光明的嚮往,推動着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璀璨輝煌。

 北宋宰相司馬光在《資治通鑑·魏紀》中說:「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心中有了仁義,便有了對道德和正義的堅守。南宋末年,愛國詩人、民族英雄文天祥面對元軍的入侵,散盡家財,作為軍資,入衛臨安,組織力量進行抵抗。失敗被捕後,面對百般誘降,他毫不動搖,就義時,在衣帶中留下這幾句話:「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仁義思想貫通着中華文化的道德主軸,成為中華民族安身立命的道德標準,流淌在中華民族的精神和血液中。數千年,無數仁人志士以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犧牲奉獻精神,貫徹和踐行着仁義思想的基本準則,為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奠定了基石。

 弘揚關帝慈善基金會 彭允好

[责任编辑: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