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中最具氣象和格局的天下觀-香港商报

中華文化中最具氣象和格局的天下觀

2022-04-04
来源:香港商報網

 中華文化中最具氣象和格局的文化建構,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天下觀」。

 「天下」是中國古人對於世界、自然、社會和人類本身的總體認知,與古老的天道崇拜遙相對應,既有着地理和空間概念,也有着政治及文化內涵。

 古代臣民尊稱帝王為「天子」,東漢《白虎通德論》云:「天子者,爵稱也。王者父天母地,為天之子也。」天子是天爵與人爵合一的爵稱,孟子云:「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

 天子「受天命而立」,成為人民的共主,從而獲得「天下」,這一概念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記載。

 中國現存最早的史書《尚書》便曾多次出現「天下」一詞,《尚書·大禹謨》記堯:「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為天下君。」西周《尚書·召誥》云「用於天下,越王顯」。

 天子雖「受命於天」,但只是代天行使天命,究其行事還是要以民心為本,積善行德,安撫百姓,使人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尚書·大誥》篇記載了周公論及周興商亡的原因,認為商因失道而亡國,周因立德,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着華夏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中國人的天下觀不再局限於地域、時空、人族、種群,還涉及到天人關係、政治理念、禮法秩序、社會理想、人文情懷等方方面面。從此,在古代文獻中,「天下」一詞具有了多種涵義,深刻地影響了中華民族極為豐富的文化精神、文化使命、文化責任和文化修養。

 歷代賢人志士往往「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勤政愛民,護國保民,造福人民,體現了一種強烈的家國天下情懷,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歷史責任感和社會擔當意識。

 萬世師表的文聖人孔子,出生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時期,「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讓孔子深感痛惜。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會就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

 孔子在《禮記·禮運》中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描繪了人人尊老愛幼,人人誠信友善,人人團結和睦,人人分工協作,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美好社會,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孜孜嚮往和追求的理想家園。

 孔子一生都在為此而努力,周遊列國,推廣德治禮治,卻得不到當權者的認同。晚年回到魯國後,依然潛心教授門徒,整理典籍,修訂《六經》,孔子的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着積極深遠的影響。

 文聖人關帝改為武聖人關帝,出生在政治腐朽黑暗的東漢末年。關帝青少年時期便樹立了以天下為己任,志興漢室的偉大理想。《關帝聖跡圖志》第八卷記載:「……戊午,(關帝)生子平,次年己未,聖帝二十歲。遂謝父母曰:『兒已有後,足祀祖禰;今漢室將盡,宵小盈庭,誰為扶紅日,照人心者?』遂詣郡陳時事……」

 在中國人的心中,天下觀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綜合體現,反映着一個人的修養、氣度、胸懷、視野、境界、格局,及發展方向。

 《呂氏春秋》云:「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陰陽之和,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民之主,不阿一人。」天下觀是古人悟得大道的精華所在。

 梁啟超說:「我國先哲言政治,皆以『天下』為對象,此百家所同也。『天下』雲者,即人類全體之謂……而不以一部分自畫。」

 數千年來,無數賢人志士胸懷天下,心憂天下,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捨生忘死,前赴後繼,以高尚的人格情操,和遠大的理想抱負,為中華文化的傳揚發展,奠定了千古不磨的堅定基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繁榮昌盛,張揚起駛向美好未來生活的風帆。

 弘揚關帝慈善基金會 彭允好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