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全民崇拜的第一段歷史時期-香港商报

關帝全民崇拜的第一段歷史時期

2022-05-02
来源:香港商報

 關帝是中華民間社會中具有最高神職、享有最多信眾的至尊至聖神明。關帝從歷史上真實的「威震華夏」、「絕倫逸群」的歷史英雄人物,到歷代朝廷16位皇帝23次御旨加封,使關帝由「侯而公,公而君,君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實現了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絕無僅有的聖神合一、三教尊一、朝野祭一的文化盛舉。

 史書上的關帝是東漢武將,跟隨劉備忠心耿耿,志興漢室,戎馬一生;文韜武略,智勇兼備;忠肝義膽,信義卓著;戰功彪炳,威震華夏。史書稱譽關帝「勇而有義」,「萬人之敵」,「為世虎臣」,「有國士之風」。

 清代史學家趙翼在《二十二史札記》中說:「(關公、張飛)二公之名,不惟同時之人望而畏之,身後數百年,亦無人不震而驚之。威聲所垂,至今不朽。」

 關帝「生為英賢,歿為神明」,身後三百年至南朝梁時,已有關帝顯靈助戰「陸法和以虜任約」,襄助「梁宣帝以拒王琳」,「聆其故老,安可誣也?」(出自《全唐文》卷六八四唐人董侹《荊南節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關廟記》)

 南朝陳光大元年(567年),當陽在關帝大義歸天處建「玉泉神祠」,次年,荊州建關廟,內奉關帝畫像。

 隋開皇九年(589年),關帝故里解州建關廟。隋開皇十三年,天台宗創始人智顗往荊州傳法,關帝舍地開基,助其建寺,被奉為本寺伽藍。

 唐儀鳳元年(676年),禪宗北派六祖神秀於玉泉山創建度門寺,得關帝神助,破土建寺,自此佛門奉關帝為伽藍護法神,在各寺流傳。

 唐建中三年(782年),唐德宗准禮儀使顏真卿奏請,在武成王配祀增加「勛德高邁,為當時之冠」的古代名將六十四人,其中便有關帝。此時為關帝首次列入儒家祀典。

 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狄青率軍平定儂智高叛亂時,曾祈禱於關公祠,獲得關帝顯現靈異,取得勝利,「仁宗賜額,以旌靈貺」。

 崇寧元年(1102年),宋徽宗追封關帝為忠惠公。崇寧三年,敕封關帝為崇寧真君。《大宋宣和遺事》記載,崇寧五年,蚩尤化為蛟龍在解州鹽池作祟,三十代天師張繼先請關帝降伏蚩尤,鹽池復產。徽宗褒加封贈,關帝正式進入道教神祇系統。

 大觀二年(1108年)再封「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年),敕封「義勇武安王」,從祀武成王廟,再入儒家祀典。

 南宋建炎二年(1128)正月,金兵包圍長安,抗金將士在關廟中張貼《勸勇文》,論敵兵有五事易殺,有力了提振了抗戰士氣,兵部奉詔鏤版散示諸路。宋高宗頒詔加封關帝為「壯繆義勇武安王」,《誥詞》云:「肆摧奸宄之鋒,大救黎元之溺。」頌揚了關帝護國保民的神職功用。

 淳熙十四年(1187年),荊門軍蕭軫所撰《加封英濟王碑記》記載關帝靈應事跡:「邦人於王,食焉必祀,事焉必諮。奚求弗獲,奚禱弗應。曰雨而雨,曰陽而陽,王之力也。疫癘不作,饑饉不臻,王之恩也。盜賊屏息,田裏舉安,王之蔭隱也。」獲得南宋朝廷認可,孝宗敕文盛讚關帝:「生立大節,與天地以並傳;歿為神明,亙古今而不朽。」「名著史冊,功存生民,一方所依,千載如在。」

 供奉關帝的祠廟在江南地區大量興建。關帝崇拜遍布全國各地。「夏五月十有三日,秋九月十有三日,則大為祈賽,整仗盛儀,旌甲旗鼓,長刀赤驥,儼如王生。」

 關帝不僅受到宋儒理學的推崇膜拜,成為儒生讀春秋、明義理、立身忠義的聖賢典範,朱熹為泉州通淮關帝廟親書「正氣」二字;而且受到道教、佛教的崇祀,武當派祖師張三豐在《詠磨刀雨》詩中頌揚關帝:「荊州灑遍雨如膏,竟為英雄勵寶刀。最是武昌城下水,千秋鳴咽卷雷濤。」宋代高僧曇照為《天台智者大師別傳》作注時稱「偶得玉泉之碑」,記載智者至玉泉山,關帝運神力建寺宇,皈依智者等事,夯實了關帝在佛教中的信仰地位。

 宋代之時,關帝崇拜開始出現橫貫儒道佛教,朝廷民間共同祭祀的第一段歷史時期。

 元人胡琦在《關王事跡》中搜集整理了歷代關王封祀及廟記碑記,囊括了元以前的關帝傳奇故事與史料,為明清時代關帝聖德的弘揚、三教共尊、全民崇拜,提供了詳實的理論依據。

 弘揚關帝慈善基金會  彭允好

[责任编辑:谢烨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