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兩會采訪組報道:環保部部長陳吉寧9日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環境問題不是短期兩三年可以解決,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判斷環境汙染控制策略是否有效,需要把起波動作用的氣象條件排除出去。他並介紹,珠三角PM2.5平均濃度較2013年31.9%為低。
陳吉寧指,空氣質量主要受兩個變量的影響,一是汙染物的排放量,二是氣象條件。其中氣象條件是不可控的自然因素,具有很強波動性,排放量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可控因素。
國際上通用的辦法是用三年滑動平均法進行評價,盡可能去除氣象的波動因素。陳吉寧羅列數據指,2016年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18%。去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個重點地區,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71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32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分別下降33.0%、31.3%、31.9%。
74個重點城市去年PM2.5平均濃度是50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30.6%。除北京之外,所有控制PM2.5的地區,在過去的3年裏都減少了30%以上。
「變化是實實在在的。」陳吉寧表示,這是一個整體的、全面的改善,方向是對的。然而冬季取暖的汙染改善程度並不大,去年京津冀地區取暖季的PM2.5平均濃度較三年前僅下降9.6%。
陳吉寧分析,客觀原因是去年秋天入冬以來,全球出現普遍的氣候異常現象,汙染物擴散條件是多年來最不利的一次。
解決環境問題會比發達國快
陳吉寧認為,中國會比發達國家更快解決環境問題。這是有依據的,比如二氧化硫導致酸雨問題和水中有機物問題,這是過去比較突出的環境問題,中國解決這些問題峰值出現拐點的時間要遠遠早於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