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香港需要能真正團結大多數的特首-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2017全国两会 > 两会热点

【商报时评】香港需要能真正團結大多數的特首

2017-03-10
来源:

   香港商報評論員萬青

  隨着3月26日特首選舉日的臨近,近期不時傳出諸如「欽點論」、「唯一支持論」、「投票影像論」等有關特首選舉的各種謠言。其實,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上述流言中不乏極端荒謬的「被迫害妄想」,更多的則是刻意的抹黑和險惡的概念偷換。其用心無非只有一個,就是打擊目前在特首選戰中領跑的參選人林鄭月娥。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林鄭月娥自宣布參選特首以來,就迅速聚集了眾多人氣和支持。在最終的1194位選委提名票中,林鄭月娥一人就獨得580張票,囊括近半數并極度接近601票的當選門檻。從提名票分布來看,提名林鄭的選委來自從商界到專業界,從宗教界、文化體育界到區議會、人大與政協等廣泛界別,在不少界別林鄭更是取得壓倒性的優勢。此外,林鄭亦廣泛聽取社會意見,推出了一份腳踏實地、務實可行又進取有為的詳細政綱,贏得了許多人的好評;在形象上,林鄭亦通過馬不停蹄的落區、謙卑親民的姿態,獲得了民間「接地氣」、無架子的評價,很大程度上修正了社會上對她「堅離地」、「傲慢」的抹黑和誤解。多個民調顯示,林鄭的民意支持度正不斷上升。

  只不過,大眾認同已經如此明顯的情况下,卻出現了一種奇怪的思路──有人認為,唯有同時取得泛民和建制選委支持的候選人,才是真正獲得廣泛民意支持的候選人。目前,另一位候選人曾俊華獲得35名建制派和130名民主派選委的提名。且不論上述泛民議員為了「造王」,不惜放弃自己的固有立場和政治理念,惟曾俊華和胡國興兩人的提名票相加,都不及林鄭月娥一人的多,難道就能說他們代表了全港市民?難道35票的建制派票源就能代表整個建制派?事實上,少數建制派選委的偏好,恰恰證明了選委對自身的投票選擇完全擁有自主權和決定權,絕無中央「欽點」的情况。正如昨日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批評,有人看到有候選人既有泛民選委提名,又有建制派選委提名,就以為他可以做到「香港大團結」;事實是,從支持林鄭月娥的陣容中,才真正見到了「以前沒有,現在已經存在,希望未來還有更多」的香港主流社會大團結。

  如今時刻,尤其需要澄清幾個常見的誤區。有部分人認為,特首選舉有競爭總比沒有競爭好,有泛民票總比沒有泛民票好;亦有人政治立場先行,認為凡是中央屬意和支持的候選人,就必然不符合港人利益,就必然是「阿爺欽點」。於是,一場原本應該拼政綱、拼理念、拼能力的特首選戰,逐漸變味成了「為競爭而競爭」、「為反對而反對」、「為爭取支持而爭取支持」,甚至不惜放弃理念與立場「與魔鬼做交易」。在種種誤區之下,部分港人已經喪失了基本的判斷能力,陷入了「站隊」先行的取態。

  從目前情况看,誰真正符合中央對特首的「四大標準」,誰能真正在香港凝聚人心、彌合分裂,誰能真正團結香港社會絕大多數、獲得市民的廣泛認同與支持,形勢已經十分明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