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代港委籲加強「一國」認同-香港商报

港代港委籲加強「一國」認同

2017-03-15
来源:
  【香港商報網訊】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不少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談到20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落實情況時表示,「一國兩制」總體成功,但香港應增強對「一國」的認識,也要抓緊發展機遇。
 
  落實「一國兩制」有示範作用
 
范徐麗泰:「一國兩制」總體上是成功的;兩地磨合中產生一些問題在所難免,用理性的方式解決。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范徐麗泰在評價「一國兩制」時,強調「總體上是成功的」,「兩地可能有點摩擦,但我覺得不是大問題。」她說,「一國兩制」是大框架,對香港有利。兩地磨合中產生一些問題在所難免,重要的是要互相理解,用理性的方式解決。
 
  范徐麗泰認為,香港落實「一國兩制」是有示範作用的,「從香港人的角度看,這20年來,中央對我們是多方的支持。在我看來,如果臺灣同胞能接受,應該也能走得很好。」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陳新滋認為,「一國兩制」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安定了人心。「落實是不錯的。大家也從當初懷疑的態度,到20年後的現在,香港人在一個國家的兩種制度裏生活了20年,證明『一國兩制』設想是成功的。」陳新滋說。
 
  坐享「一國兩制」優勢
 
顏寶鈴:回歸20年來,學生對國家的認同不盡如人意,應該在教育上多下功夫。
 
 
  來自本港製造業的全國人大代表顏寶鈴特別強調了「一國兩制」下,國家提供給香港的優惠政策:「自由行、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等等,還有很多優惠政策是先給了香港之後才普及到內地城市,香港佔了很大的優勢。」
 
  顏寶鈴說,「20年來是不容易的,香港在祖國的幫助下渡過了幾個大的難關,現在又有『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香港也加入亞投行了,國家給了香港許多優惠政策,都顯示了『一國兩制』的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說,回歸20年來,「『一國兩制』的落實總體很好,通過中央政策,逐漸摸索出兩地的關係定位。」她說,香港和內地都從設想的實際應用中學到了很多。「制度是在不斷完善的」。
 
劉佩瓊說,回歸20年來,香港和內地都從設想的實際應用中學到了很多。「制度是在不斷完善的」。
 
 
  爭拗多制約發展
 
  對於這20年來,香港的發展步伐變慢的情況,陳新滋表示,「不是制度的問題,是香港這20年沒有好好發展。」他說,高鐵和港珠澳大橋的香港部分等基建,與內地的發展速度差距很大。「其中一個原因是立法會『拉布』,拖延了發展,阻礙了進步。」
 
  顏寶鈴也指,香港現在太多爭拗,影響了發展,「回歸後香港依靠祖國,發展是應該的。現在發展變慢是因為不團結,香港自身需要反省。」而回歸20年來,學生對國家的認同不盡如人意,應該在教育、尤其是歷史教育上多下功夫。
 
  增「一國」認同需做更多工作
 
 
陳新滋:香港人在一個國家的兩種制度裏生活了20年,證明「一國兩制」設想是成功的。
 
  另外,在「一國」的認同上,陳新滋認為,香港還需要做更多,例如普及基本法,增強中小學的歷史教育等。陳新滋說:「一方面祖國發展越好,港人的認同感就越高。另一方面要讓香港人更多接觸內地發展的成果,加強交流。」
 
  劉佩瓊則認為「其實香港人也在變。從最開始對升國旗、唱國歌、特首向中央述職持質疑態度,到現在覺得理所當然,說明對『一國』漸漸有了了解。」劉佩瓊說,「當然,現在還是學習的過程,畢竟香港有百多年的殖民地歷史,有些人對回歸學得慢,還要努力。」她認為,有些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對「一國」的理解還有偏差,需要做更多工作。
 
  履職五年 港代感言
 
  全國人大代表、香港電影發展局主席馬逢國
 
  「作為香港全國人大代表,我們要言之有物,並發揮好橋樑作用。
 
  可以看得出,我們的建議得到了重視。」
 
  馬逢國曾參與視察調研東江水供港工程代表團,他表示「這樣的視察有利於我們向香港市民解釋東江水源,消除社會誤解。」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曾建議,由中央支持、在香港設立一所國際法學研究院,利用香港優勢,培養通曉國際法律規則、善於處理涉外法律事務的人才。「過去這一年,學校事宜得到批覆,我們還籌到了款項,註冊了名稱。」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每年都要到內地視察調研,讓代表對不同地區、行業的情況增進了解;中央及地方多個部門在視察調研後紛紛出臺政策表示支持和重視,也讓這些地區發展得到切實幫助。
 
  香港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婦聯第十一屆執委顏寶鈴
 
  顏寶鈴幾年前針對支持婦女創業提出建議。她說,當時包括全國婦聯在內的多個部門已作出回覆。如今親眼所見農村婦女的就業、創業,更感欣慰。「婦女們臉上的笑容是裝不出來的,我們的國家確實在發生著變化」。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