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馮煒強報道:一直以來,香港被稱為「購物天堂」。但是,在過去一年,香港零售業表現可說是差強人意。踏入2017年,美匯持續強勢,港元跟隨走強,加上人民幣弱勢未止,這對香港零售業影響是好是壞?有經濟師對本報表示,此消彼長下,將令內地旅客購買力下降;但是,隨著環球經濟回穩,及低基數效應,預料今年全年,本港零售銷售額仍可錄得按年2%的增長。雖然零售業暫時步出谷底,但要回復昔日高速增長仍需時間。
有不少人說香港零售業已步入寒冬,而零售業經營有幾艱困,從數據可見一斑。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1月,本港零售銷售額已錄得連續21個月下跌,去年11月份零售銷售額為360億元,按年跌5.5%。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估計,去年全年零售銷售額將按年下跌7%至8%。
恒生銀行署理首席經濟師薛俊昇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近兩年香港零售業明顯轉差,這與內地旅客數量下降有直接關係,內地旅客消費佔整體零售銷售約四成;雖然近月旅客量有所回升,但估計短期內本港零售業銷售額亦難以回復至2011年至2013年間持續上升的態勢。
匯價調整影響內地客消費
隨著今年開始,美匯持續強勢,連帶港元亦跟隨走強,薛俊昇指出,港元走強、加上人民幣持續弱勢,此消彼長下,令內地旅客到港購物之價格上升,亦影響了有關旅客的購買力。
事實上,近年來內地旅客在港的消費模式已有改變,由過去以購買奢侈品、高檔消費品為主,轉為近年主要購買一般消費品。因此,由匯價調整而造成變相價格上調,對內地旅客的消費影響更為明顯。
薛俊昇表示,展望2017年,首先,包括內地在內的環球經濟逐步回穩,消費者願意花錢,料消費金額較去年將有所上升;其次,訪港內地旅客跌幅開始收窄,預料年內可以回復正增長,有助推動本港零售業;第三,在去年低基數的情況下,預料今年全年,本港零售銷售額可錄得按年2%的增長。薛俊昇又指,雖然零售業暫時步出谷底,但是要回復昔日高速增長仍然需時。
另外,由於本港零售消費品,如珠寶首飾、衣服鞋履等貨品,在進口時大多以美元計價,所以儘管美元強勢,大部分商家在來貨上亦沒有受惠。而部分由內地進口的貨品,在人民幣持續貶值下,商家反而可以買到更多「平貨」。
商家由內地入貨相對更平
本港方面,Mastercard最新公布的2016年下半年消費者信心指數顯示,香港消費者信心水平由2015年上半年61.2,急跌至當年下半年的44.4;2016年上半年,更進一步跌至32.1水平。繼2015年下半年至去年上半年持續下跌後,港人對未來經濟前景的信心,已較過去半年有顯著改善,升幅是亞太區內最高。2016年下半年香港整體消費者信心指數為42.2,較上半年32.1急升10.1點。
薛俊昇表示,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場,料美國經濟會繼續向好,受美股帶動,港股表現亦不會差,港人消費力可望回穩。
另外,Mastercard Advisor市場分析高級副總裁Sarah Quinlan表示,香港零售業雖正按年漸漸放緩,但國內旅客的增長令情況有所改善。雖然消費者信心因人而異,但信心上升將有助於刺激消費,如本地消費者信心持續,預期部分2016年的消費將延於今年進入零售市場。雖然如此,零售經濟仍然依賴旅遊業,尤其是內地旅客,而內地旅客數目上升將有助帶動零售經濟,特別是高端消費。
市民外遊意欲增 帶旺旅行社
【香港商報訊】記者潘仲男報道:旅遊業是本港重要經濟支柱。但是,去年訪港旅客按年下跌4.5%至5665.5萬人次,比2015年下跌4.5%。業界人士透露,美匯強勢減低內地旅客來港消費意欲,但值得留意的是港元高企,吸引港人外遊亦帶動本港旅行社收益。
據旅遊業議會數據指出,去年1月至12月從旅行社收取的印花稅收入,同比增長5.6%至逾2666萬元,單計12月則同比增長25.5%至約256萬元。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表示,美匯強勢不一定只對港帶來負面影響,港元高企提升港人消費力。過去一年,不少港人外遊,數字亦顯示較上一年有所增長。他認為,美匯強勢對港旅遊業可謂一把雙刃刀。
影響旅業 人幣轉弱僅在其次
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認為,美匯強勢以致人民幣與過去出現較明顯差價,但相信對旅遊業影響屬次要。他指出,過去數年內地旅客來港消費模式有變,不再是大量購買,或專買奢侈品;而計劃旅行的人很少會因匯率取消計劃,除非差價達至二成水平。
姚又指,過去數年有部分港人排斥內地旅客,及去年初旺角暴亂帶來的影響應該更大。他舉例稱,看日圓亦下挫不少,但來港的日本旅客不減反增。此外,第4季來港的內地旅客也略為回升,相信是內地人認為本港已回復寧靜的日子,展望業界會逞緩慢及平穩增長之勢。
香港酒店業協會執行總幹事呂尚懷也不認為美匯強勢影響旅遊業,因為並非所有市場旅客都減少,減少的多為內地客。吳續稱,去年首9個月酒店業表現較差,但自踏入第4季有明顯好轉幫補全年表現。據他了解,1月酒店業表現不俗,預期今年酒店業表現會較去年有輕微增長。
內地進口食材成本升快跌慢
【香港商報訊】記者馮煒強報道:自今年以來,美元持續強勢,人民幣弱勢不減。對於大部分食材由內地進口的本港餐飲業有沒有改善經營呢?業界人士稱,內地進口食材成本面對升快跌慢情況,對經營前景仍不敢樂觀。經濟師指,雖然食物成本下降,但餐飲業仍面對經濟差、舖租貴、人工高等問題,今年行業經營仍然艱難。
按道理說,本港食肆食材大部分來自內地,理應可受惠匯率的調整,但是,楊位醒指,食材佔酒樓整體成本的三成半至四成,當中大部分食材由內地進口,港幣強無疑有助減輕成本,但是內地進口食材普遍面對升快跌慢情況。事實上,在此之前,包括肉類、蔬菜等進口價格等過去一段時間已錄得頗大升幅,恐怕日後有什麼「風吹草動」內地食材又藉以加價。
港人飲食轉趨簡約
此外,在過去的聖誕節、除夕、新年等餐飲業傳統旺季,本港大部分酒樓食肆卻不如以往「旺場」。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楊位醒表示,「剛過去的『黃金檔期』可以用冷清形容,估計整體營業額會較2015年下跌5%。」
楊位醒又提到,「港人近年的飲食習慣轉趨以簡約為主,主要是在『大時大節』才會到酒樓用餐,平時亦幫襯茶餐廳多。」他續稱,加上自由行旅客數反覆,而近年自由行旅客多數不過夜,其亦情願花費更多金錢在消費而非飲食上,自由行已不是本港餐飲業收入的主力,再加上包括舖租、人工等成本不見下降,故對行業的經營前景亦不敢樂觀。
美匯升無助酒吧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家楊宇霆則稱,美元強、人幣弱是有助降低食材成本,但是如酒吧等,其是以進口外國貨為主,故此在貨源上亦是以美元計價,故未必受惠。而且餐飲業仍面對經濟差、舖租貴、人工高等問題,今年行業經營仍然艱難。
香港餐飲業聯會預期2017年美國息率調升機會大增,美元持續強勢,環球經濟亦受強美元所影響,特別影響海外旅客訪港及消費。此外,國內經濟下行,亦大大影響內地旅客來港旅遊和消費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