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在苏州进行的环金鸡湖半程马拉松比赛中,一名25岁女选手在跑到18公里处昏倒,经送医抢救无效去世。马拉松是一项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的运动,近年来在国内风行。但记者采访发现,很多业余选手平时没有长期坚持跑步的习惯,参赛前也未做足准备和功课,形同“裸跑”,出现意外其实并不“意外”。
近年来,很多城市为塑造城市名片,展示城市风貌,乐于举办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赛事。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3年,全国马拉松赛事数量整整翻了一倍,以江苏为例,除苏州外,扬州、无锡、镇江等地都有自己的马拉松或半程马拉松赛事,其中不乏近两年刚刚举办的。
和赛事增多对应的,是马拉松的“报名热”和“报名难”。这几年跑步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得到很多普通市民的追捧,参加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赛事也成为一些跑步爱好者的“终极追求”。一位马拉松爱好者说:“最火的北京马拉松、厦门马拉松,手慢一慢就报不上了。”2013年北京马拉松仅13个小时就“满员”。此次苏州赛事报名“满员”也只用了60多个小时,这一赛事最终吸引了2.2万人参加,比去年激增4000人。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在扎堆参加马拉松的同时,很多人实际上缺乏长跑锻炼基础,基本属于“裸跑”。
苏州大学学生刘骏文今年是第一次参加马拉松,2个多小时完成赛事后他已经直不起腰来,“平常主要打打羽毛球什么的,没真正跑过那么远。”他说,“跑到最后真是觉得一点都跑不动了。”
像刘骏文一样的马拉松参与者并不少,但很多人对此并不以为然,觉得顶多就是累点。南京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系教授钱竞光说,“裸跑”危险性很大,实际上是对身体不负责任,现在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运动应该循序渐进,一下子加巨量运动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记者了解到,目前马拉松赛事大多是在网上报名,并不需要更多资历或能力证明。记者采访中发现,“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人绝大多数是被朋友“怂恿”或者“被组织”参加的,个人做了大量准备之后参加的凤毛麟角。有些选手还会在报名后锻炼一下,绝大多数都不会对此进行身体上的准备。
钱竞光认为,首先要养成平时锻炼尤其是科学锻炼的好习惯,其次自己要清楚自己的体能极限在哪里,再次万一在比赛中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终止比赛寻找医疗救助,“毕竟我们不是专业运动员,参加马拉松是为了健康和快乐,如果出现问题那就适得其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