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漢
本月初,香港特首辦曬出梁振英(CY)就任特首后的外訪開支,包括隨行人數,住宿、用膳等等各項支出分類列項,一清二楚,數額更精確到每分錢。在香港,這是理所當然的稀松尋常之事,但經內地媒體報道后,此事竟引來一片驚愕。同樣身為中國官員,百姓觀感,為何如此迥异。
在內地,要求官員財產公示的呼聲此起彼伏但卻久久難成之時,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4月2日召開會議,對香港政府各部門的開支進行逐條審核,其中對於負責為香港特首梁振英籌劃公務及社交活動的行政長官辦公室,議員提出34條問題,涵蓋梁振英出訪、酬酢及其年薪等支出。香港特首辦隨即按要求公開梁振英就任20個月內的21次外訪開支,包括住宿費、旅費、離港公干膳宿津貼及雜項開支,共花費2937630.24港元。
消息出街,內地輿論嘩然。香港特首的外訪支出不僅可以公示,數額還精確到每分錢。反觀內地一些地方,官員行踪且謎且密,當地百姓不識當地長官的也大有人在,更何談官員公示酬酢和薪資。民眾不禁要問:資本主義社會的香港能做到,更具優越性的社會主義內地為什麼做不到?
非不能 是不為也
當年能夠體恤基層民眾,能夠有「紀律」有「注意」,能夠得民心得「天下」,現在一樣可以做到。雖說物質條件如今是豐富了,但對權力的誘惑卻從來沒有少過。過去的官員能做到,一樣需要抵擋誘惑,需要跟自己的貪念私欲做斗爭,現在官員為什麼不能這樣要求自己呢?况且,在香港這樣「物慾橫流」的資本主義社會里,「一把手」的公權可以如此透明,有信仰、講政治、常學習的內地官員又有什麼理由不做到更好。
為什麼要做好?不透明又能怎樣?內地官員或許要這樣問。他們的前途和錢途似乎與此無關,他們的上級才是能保障他們升官發財的「真命天子」。這樣的邏輯讓他們只用對上級「忠誠」,向上級「透明」即可。由此可見,內地官員不是不能讓公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而是有瑕疵的機制讓他們只願對上而無需示下。顯而易見,包括甄選、監督等內地官員機制仍然延用的「信任制」,已經不符合當下的實際。
管的就是官
漢字的確神奇,一些字形結構中,竟也能透出令人難以想像的智慧。管字即是如此,「官」上有「竹」,竹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是有氣節,堅韌且清高的君子形象。與此同時,竹亦有籠子與篱笆的引申之義。這不是形象地說明管的就是官嗎?管字因官字而生,蓋因官員手握權力,若無內在的自我修養與外在的約束相互作用,權力就會成為既能傷人也能傷己的怪獸。
好官是管出來的。這里的管,既有來自內心修養的自我管理,也要有基於法律法規等來自外力的監管,兩者辯證統一,缺一不可。讓香港引以為傲的「廉政公署」,也曾曝出2010年兩次宴請內地官員,人均花費1100港元,遠超廉署制定的每人450元的餐標限額「醜聞」。尽管這在不少內地官員看來,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卻可見,稍加放縱的權力,即使有完善的機制監管下,也會無孔不入。
藉港經驗辦治貪大事
彈指間,「九七」香港回歸已經過去15年。香港與內地間的來往更加密切,香港給內地民眾帶來的,不僅是購物天堂的消費體驗。隨著了解的深入,香港的城市管理、政務效率,以及國際商務服務等等,許多方面都有值得內地官員學習的地方。
記得早些年,內地一些地方政府,甚至醫院、學校等事業單位,都會組織一定層級的官員到國外學習所謂的先進管理經驗,結果大都以不符合國情而不了了之。其實大可不必舍近求遠,珍惜保留、借鑒香港經驗即可事半功倍。
內地既然經過歷史選擇,認為目前的政治體制更適合國家管理,那就應該拿出更大的決心和勇氣,舉一國之力辦好對官員管理的大事。不得不說,中國內地的官員貪腐問題,已不僅僅是「內部矛盾」這麼簡單,它已經成為阻礙國家發展,影響政黨興衰的大事。因此,從簡單做起,向香港學習,先從公示酬酢、薪金和財產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