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3

老照片讲述“烽火下的科研外交”

2014-04-18
来源:

  李约瑟访昆70年 老照片讲述“烽火下的科研外交”

  中新社昆明4月18日电 (和晓莹)中英科技交流“始祖”李约瑟博士1944年在云南考察科技工作时所拍摄的85张老照片,18日亮相云南科技馆,成为正在举办的昆明英国周的亮点,吸引众多老昆明人前来感受上个世纪40年代“烽火下的科研外交”。

  70年前的昆明天文台,简陋的房舍与丁器,被炸弹损坏的云南大学化学楼,还有李约瑟与中央防疫处处长汤飞凡在交谈……长期致力于研究云南近现代史的昆明市民余小丰,仔细端详每一幅照片。

  “真没想到在烽火年代,云南的科研领域竟然这样百花齐放。”余小丰观察到,尽管所处的环境非常糟糕,但照片里的人们精神状态非常好,“当代人应当通过此次展览,适时反思科教领域的现状,多培养精英,多加强国际交流”。

  1942年至1946年间,在时任英国驻华使馆科学参赞的李约瑟博士主持下,英国文化委员会将6775?科技图书从海路运到印度再转到重庆,并将约200种英国科学工程和医学杂志复制成微缩胶卷运到中国,这些宝贵的书刊资料成为战时中国科学界的主要信息来源。此间,李约瑟和夫人还一道赴云南考察科技,他们向西穿越云南省,从昆明经大理到达保山,一路拍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

  此次展览选取的85张照片,重现李约瑟博士及夫人在云南所见,讲述了那个战争年代,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搬迁至云南,使云南成为当时中国科研主阵地,对中国科研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你看,从无籽黄瓜培育基地、显微镜制造室、疫苗制造实验室到国立中央研究天文台等等,这些当时在国际上都是比较先进的科技了。”老昆明人张文涛说,自己比这些老照片大7岁,但还是第一次在昆明见到这些照片。

  此次展览由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和云南省科学技术馆联合举办,将持续至5月14日。

  李约瑟是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其所着《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他数次来到中国,先後任英国驻华科学参赞,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完)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