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3

外張國力 內養正氣 傳統文化怎麼教

2014-04-24
来源:香港商報 杜潔菡

  國家教育部早前公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計劃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并在中考、大學聯考升學考試中增加相應內容。不論是為了傳承家國情懷,還是為了從歷史中汲取有益的智力支持,由政府力量推進傳統文化教育都是民間期待已久的硬舉措。關鍵是,過去十數年的「復興」并沒能讓傳統文化有效地走進民間,走入人心。未來怎麼教,是一個大問題。香港商報記者 杜潔菡

  國學教育存在明顯短板

  提到傳統文化,沒有覺得不重要的。就在上個月,國家主席習近平還專門在一個重要會議上指出「拋弃傳統、丟掉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血脈,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最突出的優勢和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或許是作為回應,國家教育部迅速頒布了《綱要》,點明具體方向:開展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重點的家國情懷教育,以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為重點的社會關愛教育,以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為重點的人格修養教育。至此,在與「西學」交鋒了一百多年后,「中學」終於扳回了一邊倒的輿論支持,成為「能使中國變得更好」的萬用良藥。悲哀的是,教育界似乎尚未做好擔起如此宏大重任的準備。

  一個明顯可見的短板是合格師資的缺乏。大同書院副院長王夢濤此前接受本報采訪時就指出:「內地的傳統文化教育斷層的時間太長,很多傳授人自己都沒有機會接受系統學習和專業熏陶,以致難以駕馭晦澀的傳統文化讀本,他們開設的國學課也只能是簡單的知識性傳播,很難影響年輕一代的價值追求旨趣。比如,內地有的大學現在才開始號召大學生背誦啟蒙讀本《弟子規》,而在台灣,高中生的國文課就已經在出現孔、孟、老、莊、墨、韓、荀等傳統思想文化的內容了。」另一個讓教育界集體為難的問題是,沒有合適的教學模式。內地對「傳統文化」的教習大多偏向於德育方面,普通國文教材中雖不乏「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明德格物,立己達人」等格言,但「說教式」教學對學生品德素養的培養并不盡如人意。

  遠離說教融入生活

  怎麼教,是個大問題。既然「原創」如此不給力,不妨試試「拿來主義」。

  一位家住深圳的「雙非學童」家長胡先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享了他的「香港經驗」。他說:「女兒就讀的港校有一門課,叫做《我的家在紫禁城》。我陪她上了其中一堂《幸福的碗》,從麥兜『介紹』故宮的彩瓷藏品,講述整個中國瓷器的發展史;再從宮廷里的人對碗的使用,追溯到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非常的深入淺出,不但孩子聽得明白,連大人都有新發現。課上,教師還設定了椅下覓寶、填寫、搶答等游戲環節,把小朋友的情緒都調動起來,互動效果很好。」「鑒於內地很多教員自己的傳統文化修養也談不上充足,想制作出這樣兼具專業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的內容絕非易事,倒不妨先買回港校的課程去給學生上課,起碼比自己從頭做起快。」

  由著名漢學家普鳴和柯偉林講授中國歷史、諸子百家學說和思想史的哈佛大學「中國課」風靡全球,它的法寶是什麼?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博士劉晨與記者分享了大師的教學精髓:普鳴教授給來自全球各地的上千名年輕人講解《論語》中的「禮」具體何指時,學生都快瘋了。因為,在歐美學生看來,葬禮、婚禮才算是「禮」,他們無法理解孔子所說的一個人站立、行走乃至吃喝等行為細節中都有「禮」的觀點。所以,教授就鼓勵學生「試著像孔子一樣注意你每天走路、吃飯、與人握手這些細節背后的意義」。實踐過后,有同學說,他第一次開始注意到每天和周圍同學以不同方式互動時所產生的微妙感情變化;有人試著在最簡單的問候「你好嗎」以及和他人握手時都帶上自己的真心誠意,并感受到某種程度的理解。劉晨還介紹說,這一門課,除了由兩位大師擔綱,還有一個由20多位哈佛博士生組成的助教團作后盾,課堂的教課策略、講課材料、討論話題甚至助教的肢體語言都經過事先的反覆論證和嚴格培訓,以期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即使哈佛名師的學術水準難以為內地教員企及,其把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教學方式及團隊合作的備課模式,至少也是可以為中國所用的吧?

  內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把國學神化、功利化,既是傳統文化教育缺失多年后的一種反彈,很可能也是導致內地傳統文化教育難以走入民間的一個因素--師資、教材和教學模式多種短板并存的情况下,要求傳統文化教育達到內化於人心、拯救道德危機的命題委實太宏大了。

  相比之下,海外學者的認知要樸素得多。柯偉林教授說,哈佛「中國課」大體上是按照時間順序設計課程的,但同時也采用按重大主題的方式進行介紹。比如,中國人自己的歷史課以政權更迭為主線,把20世紀分成1911年辛亥革命、1927年北伐成功、1949年建國、1978年改革開放等階段;而哈佛的課程卻是以「創立現代中國」的主題來串起了從清末十年至今的歷史,旨在展示某一段時間之內的連續性和進程,具體的政權更迭并不特別重要。這種教學理念可以引導學生在大視野下更好地了解中國。它對中國教育界的啟迪性在於,關注歷史的延續性有助於增加「身份認同」,那是一切家國情懷、文化自信的起點。

  台灣政治大學教授、《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總審定董金裕的觀點也極具啟示性。他說,應當將國學教育視為一種「反芻式」教育方法,「學生慢慢長大成熟,特別在進入社會之后,曾經學習過的詩書義理都會衍化成他們自身更為深刻的體會,產生不期然而然的內化,受用於其個人的為人處事,更易形成安定社會的力量」。而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內地,關於傳統文化的教育及延承,更是一條任重而道遠的路。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