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 王璐)“卖一吨煤赚的钱不到六块,连两瓶饮料都买不起,有的企业甚至是产一吨煤亏20多块钱,好多企业都停产了,就连神华这样的大企业日子都不好过。”近日在内蒙古、山西等地见到的萧条景象让王建很是感慨,身处煤炭行业的他对未来倍感担忧。
而这只是煤炭业深陷寒冬的一个缩影。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获悉,一季度大型煤炭企业亏损面已扩大至44.4%。面对煤炭企业的求救,多地政府再出减免税费,促进煤炭销售等政策驰援,甚至要求电企只采购本地煤。在业内人士看来,救市措施治标不治本,全国煤炭市场过剩的局面难以根本改变,从中长期而言,还应着力于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当“黑金”变成了“白菜”,煤炭行业早已没有了昔日的风采,甚至在寒冬中愈陷愈深。“今年的煤炭市场价格下跌比预期来得早、来得急、跌得快、跌得深,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在最近一份文件中,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对全省煤炭经济一季度的运行情况如此描述道。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底,山西全省煤炭企业存煤3380万吨,同比增长87.2%。今年一季度该省煤炭全行业实现煤炭销售收入947亿元,同比减少201.62亿元,下降21.3%,全行业实现利润8亿元,同比减少52.13亿元,下降86.6%。吨煤综合售价401 .14元,同比下跌117.64元,下降22.68%;吨煤平均利润5 .72元,同比减少13 .25元,下降69.92%。
“需求上不去,价格一个劲往下跌,但运费、财务成本却在不断增加,而且还得加大人力、财力、物力促进销售,谁生产谁赔钱,一些中小企业从去年停工后就一直没复工,大企业要进行周转资金、偿还银行利息,只能以量补价来维持生产,只要接煤,价钱都好商量。”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一位销售经理的这番话道出了煤炭业“产能难去、价跌不止”背后的原因。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上半年煤炭需求增速将进一步回落,全国煤炭市场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