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1

从人才断档到集体优势 中国竞走的提速秘诀

2014-05-08
来源:人民日报 刘硕阳

  5月3日下午,战胜老对手索科洛娃夺得世界杯女子20公里竞走亚军之后,中国女子竞走“一姐”刘虹成了大忙人,她不仅要领取属于自己个人项目的银牌,紧接着还要和队友一起,登上团体项目的亚军领奖台。对于去年遭受腿部应力性骨折的刘虹来说,在竞走世界杯上获得两枚银牌有些出乎意料。“我的目标是争取为团体比赛多做贡献。”赛前在南京仙林基地备战的刘虹对于个人项目的名次并无太多期待,但对团体项目却“很有想法”。

  王丽萍悉尼奥运会夺冠后,中国竞走陷入人才断档困局;多哈亚运会之后,投入大幅增加,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下了不小的功夫

  2005年进入国家队的刘虹经历了3届国家队,即将年满27岁的她,在如今的国家队中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老队员。对于中国竞走前几年的那段低潮期,刘虹至今还印象颇深,“我上来之后有段时间都是只有我一个人,参加比赛的人也少,比来比去也就是那四五十个人,人少了竞争必然会小,水平也提不上去,”刘虹说。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冯树勇也佐证了刘虹的话,“虽然竞走从上世纪70年代末就被定为中国田径的优势项目,但有一段时间抓得也不够,使得2000年悉尼奥运会王丽萍夺冠后中国竞走陷入人才断档困局。”冯树勇说。此后直到2009年前,中国竞走再没有获得过奥运会、世锦赛奖牌。

  转变从2006年开始。冯树勇介绍,2006年多哈亚运会之后,对于竞走的投入和重视的力度都大幅增加,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也下了不小的功夫。2009年,中国竞走迎来了意大利冠军教头达米拉诺,“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种种改变,套用刘虹的切身感受,就是“思路活了,眼界更开阔了”。跟随达米拉诺训练,刘虹感觉自己在技术动作、训练理念上都“学到了不少知识”,大赛成绩也取得了突破。其实不只是刘虹,同在外教组的司天峰、王镇以及蔡泽林等队员同样进步迅猛,纷纷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大赛中登上了领奖台。

  冯树勇介绍,有了达米拉诺的帮助,一些国内组的选手也可以到国外参加比赛,这对于运动员的成长有很大帮助,“过去我们由于出国比赛少,一出国就是很陌生、很恐惧,一见到俄罗斯选手就未战先怯,现在的年轻队员从自信心、比赛风格都有了不小进步。”冯树勇说,“竞走是受裁判因素影响很大的项目,尽早在国际赛场上向国际裁判展示我们的技术,对于运动员今后参赛也是一大利好。”这一次世界杯比赛,国际田联的官员对中国青年运动员的技术给予了称赞。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竞走项目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已建立30多个,运动员达到了六七百人,青少年选手中的佼佼者还能到国外接受训练

  在刘虹登上领奖台之前,已有中国选手率先登上了本届竞走世界杯的最高领奖台,19岁的小将高文魁和段丹丹分别夺得了男子、女子10公里青年组的冠军,并分别打破和创造了赛会纪录和今年世界最好成绩,中国队也在两个青年组比赛中收获了团体金牌。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介绍,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竞走项目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已建立了30多个,运动员达到了六七百人。“现在竞争很激烈,一个比赛有时候能有四五百人。”刘虹说。在青少年选手中,成绩佼佼者还能被选到国外接受先进的训练,中国青年选手能在世界杯上取得佳绩,照此看不足为奇。

  除却人才储备,青年选手的训练方式也在发生着转变,高文魁的教练杨文科表示,与其把青年组当作一个比赛的年龄组,不如看成一名运动员成长的一个阶段。他表示,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和自己的执教体会,青年选手的培养与以前已经有了不同,“以前我们一直有一个误区,认为练20公里的就比20公里,练50公里的就比50公里,这样有些武断。”杨文科介绍,他计划让运动员前两年先练习10公里或20公里,根据个人在速度、耐力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劣,再选择以后主攻20公里还是50公里。这样的方法较以前无疑更加科学,本次世界杯男子50公里比赛李建波、徐发光等名将因各自原因无法出战,赵奇等小将挑起了大梁,拼得了一枚团体铜牌,而他们中有的就是由20公里转项而来。

  “我相信竞走项目将一直是中国田径的优势项目。”现在验证冯树勇的这句话显然为时过早。但在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竞走都可能成为中国田径的亮点。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