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3

宁阳:保护“旧大院”的乡村记忆

2014-05-08
来源:中国文化报 苏锐 桑蕊

  小胡同、土坯墙,旧大院、新文化,城镇化如何不影响文化传承——

  宁阳:保存故乡的味道

  “小胡同、土坯墙,这些都是故乡的味道。”谈起“乡愁”,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文化馆馆长王开金感叹道,城镇化让人们的生存状态发生了改变,同时也抹杀了很多文化符号。“那些乡村的记忆就好像人舌尖上的记忆,也许以后会经过很多美味食物的冲洗、覆盖,但那种特殊口味的记忆却一直清醒着,牵动着人一生的神经。”

  保护“旧大院”的乡村记忆

  走进宁阳县东疏镇大伯集村崔家大院,几部老式手摇电话机随意摆在桌上,古老文物夹杂着战争时期的厚重气息扑面而来。1948年9月,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攻济打援”指挥部入驻大伯集村,在这里,粟裕将军指挥发起了济南战役。经过战火纷飞的岁月,这个原本默默无名的小村庄成为了一个时代红色记忆的代表。

  “这里给我们留下了军民一家亲的美好回忆,每当说起这段历史,村民们都很自豪。”大伯集村党支部书记郜建国说,现在他们对崔家大院进行了修缮,建设了华东野战军“攻济打援”指挥部纪念馆,同时将往东、往北两套古老旧房改造复原,收集了纺织车、辘轳和耕犁等新中国成立前后,甚至民国以前的生产、生活用具,建成民俗博物馆,将民俗文化与红色文化融为一体,如今这里成为了宁阳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宁阳县葛石镇葛石店村,还矗立着一座明清庄园——张家大院。“我们是个大家族,从明代开始发家,如今只剩这一座绣楼。”74岁高龄的张家大院主人张在祯说,他家族有五品以上官员29人,1617年张家先祖张登云辞官归里,在这里建起了1.65万平方米的庄园,随后发展成为规模宏大的清中晚期大庄园。

  据张在祯回忆,大院建筑很豪华,各家族除了堂楼外,还有配房、影壁、大门楼等,大厅有12扇门,窗户根据琴棋书画、春夏秋冬意象制作,不同的客人会在不同的厅接待。“可惜都没有了。”张在祯无奈地说。

  张家大院、黄家大院、周家大院……遍布在宁阳县每个村子里的旧大院,重现了一段段历史。今年,宁阳县启动了“乡村记忆”工程,对历史街区、传统民居等遗存开展原生态保护,实现价值的增值与传承。“虽然空气中的炊烟味没了,可这些老建筑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影响着我们。”王开金说。

  “老遗产”需要原汁原味地去继承

  “凡是人能做到的动作,小木偶都能做出来,我们的木偶戏还曾得到过毛主席的接见。”在宁阳县堽城镇赵家塘村,记者见到了宁阳孙氏木偶第六代传人孙振涛。孙振涛说,宁阳木偶戏起源于清朝后期,已历经6代。它最大的特点是内操纵,操纵杆是四根,全国独一无二,四根棍可以使木偶的动作等更丰富,也加大了操作难度。2008年宁阳木偶戏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众多同样饱含乡土味的文化遗产,也都面临着威胁。“弦子戏很有名,但很多会唱的老人不识谱、不记谱,都是口授,有些曲牌只记得几个唱段。”宁阳县东疏镇文化站站长朱修海说,他们的弦子戏是市级文化遗产,老人们年龄大了,年轻人却没几个会唱,为此县文化馆专门找到这些老人记录下这些曲牌和唱词,并用视频的形式保存下来,一首一首地整理。

  “这些文化遗产是农民几百年来的生活状态、思想和语言,需要原汁原味地去继承,而如何保护继承人且传承下去是我们最大的课题。”王开金说,现在县里制定了文化遗产保护计划,每年能申请到几十万元的保护经费,目前全县共有7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阳农耕文明随着朝代演进,商周时代“五谷六畜”、春秋战国铁制农具、秦汉的楼车和独轮车、唐代曲辕犁,进入明清,玉米、花生、生姜等域外作物陆续传入宁阳……在宁阳三农文化博览馆,记者亲身体验农业从刀耕火种到数字化操控的穿越。

  “很多人对科技博览馆、历史博物馆等并不陌生,我们却以中华农耕文化及宁阳三农的悠久文化为底蕴,建成了以三农为主题的文化博览馆。”宁阳县农业局局长靳茂永说,展览馆将“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作为两条展陈的主线,展示三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保存了一段珍贵的“三农发展史”。

  让群众感受新农村的欢乐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宁阳县很多地方的新型农村社区拔地而起,农民们都搬进了明亮的新楼房,很多农民说,住的地方干净了,生活好了,乡土的味道却越来越淡了。

  “留住乡愁远不止进村建馆那么简单,还要把那些饱含乡土味儿的传统文化变成‘新文化’,让群众乐在其中。”宁阳县文明办负责人刘福来说,当地实施了“建设一个小广场、开辟一个小讲堂、安装一组小音响、配置一套小投影、组建一支小宣传队、开展一系列小活动”的“六小”工程,把村里有吹拉弹唱等文艺特长、热心文化的“乡土艺术家”挖掘出来,各式各样的“草根文化”在农村正悄然兴起。

  “党中央指示往下传,全国社区大发展。咱们鹤山乡党委,执行政策走在前,不让群众受灾难,把社区安在汶河南,再把土地全流转!”在宁阳县鹤山乡皋山社区广场上,赵庄老年管事团的成员们正在表演自创的快板书《鹤山大地换新颜》。该管事团经常编演一些节目,如《汶河南岸开红花》,受到了群众的喜爱。

  为把更多的“草根文化”带到更多群众中间,宁阳县从2011年打造了“四级惠民大舞台”,目前共组织各类文艺节目1200多个,受惠群众40多万人次。如今“四级惠民大舞台”文化建设工程已被纳入省级“服务群众创新奖”“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评选范围,并被山东省文化厅推荐为争创国家级文化品牌。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