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

李克強旋風:引領中非合作走向縱深

2014-05-11
来源:香港商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非洲之行今天就將圓滿結束。從5月4日開始,李克強對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安哥拉、肯尼亞等四國進行訪問,並於8日出席了在尼日利亞首都舉辦的第24屆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全會。這是李克強出任總理以來首次訪問非洲。是次訪問是中國新一屆政府一次重大外交行動,凸顯了非洲在中國外交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對於中非合作,外界一直有一種「新殖民主義論」或「資源掠奪論」的聲音,但觀察此次李克強非洲之行,國際媒體緊盯的「資源合作」卻鮮有「重磅新聞」爆出,這充分表明中國並非「新殖民者」或「資源掠奪者」,亦反映了當前中非交往已經邁向縱深的現況。

  從5月8日下午抵達到9日下午離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非洲之行短短23個小時密集展開14場活動,與安哥拉達成多項共識、簽署多項協議,旋風式的訪問取得豐碩成果。接着,他又馬不停蹄地奔赴此訪最後一站肯尼亞,同肯尼亞領導人舉行會晤,全面推進中肯關係發展,廣泛接觸肯各界人士,並會見聯合國環境署和人居署有關人士。李克強與肯尼亞總統肯雅塔會晤時指中方鼓勵中國企業擴大對肯投資,並充分發揮在鐵路、港口、機場、電站建設和運營方面的經驗和技術優勢,與肯方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等合作,並特別強調發揮肯尼亞交通樞紐優勢,合作進行區域航空支線運營和鐵路網絡建設。

  中國與非洲同命運

  在是次李克強出訪的非洲四國中,第二站尼日利亞和第三站安哥拉都是非洲主要的產油國。尤其是安哥拉,近年來一直是中國僅次於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原油進口國,2013年中國從安哥拉進口的原油佔到總進口量的14.2%。

  但必須看到的是,作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國家和非洲石油出口大國,此前安哥拉石油過半都銷往美國,銷往亞洲的石油僅佔到20%左右。近年來,隨着美國能源自主性增強,從安哥拉進口石油的數量才開始不斷下降。

  而對於中國而言,安哥拉的身份則不僅僅是中國海外第二大原油供應國,同時也是中國在非洲的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場和重要的投資目的地。李克強亦透露,中國約有100萬公民在非洲工作、生活,其中在安哥拉就有26萬人。他說,中國政府支持有實力、有信譽的中國企業赴安投資,參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增加當地就業。訪問期間,中安兩國在能源、經貿和金融等多個領域簽署了合作協議,兩國的合作正在向多層次和多元化轉變。

  事實上,從整體對非投資的角度上看,資源行業已不是中國在非洲的主要關注點。據官方發布的《中國與非洲經貿合作(2013)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在非的投資資金只有30.6%流向了與資源相關的採礦業,此外19.5%流向金融業,16.4%流向建築業,15.3%流向製造業,第三產業的投資額已完全超過了資源行業。

  夯實中非合作升級基礎

  李克強是次非洲之行,「中非合作升級版」概念貫穿始終。在非盟總部的演講中,李克強明確提出了實施「產業合作、金融合作、減貧合作、生態環保合作、人文交流合作、和平安全合作」等六大工程,為打造「中非合作升級版」找到了堅實落腳點。

  與此同時,此次訪非之旅過程中,李克強「超級推銷員」的角色十分突出。從高鐵到飛機再到基礎設施建設,力促中非產業合作、為中國企業打開非洲市場,成為中國總理此行的重要核心議題。

  有分析人士指,在中國面臨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非洲對於中國經濟的承接作用正在持續凸顯。非洲擁有豐富資源和人口,但科技不甚發達,基礎設施建設匱乏,這些現狀使非洲成為中國企業發展的機遇所在,「中國製造」與非洲市場可支付能力的相融性則成為中非深度合作的最大基礎和優勢。

  對於未來中非可行的合作模式和前景,李克強在第24屆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全會特別致辭中已明確闡釋:非洲有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的現實需求,而中國在這些方面有較強的投資建設能力和富餘產能,彼此可取長補短,互利合作。

  可以說,李克強此次8天四國、百餘場活動,帶給非洲的不啻是一場「中國旋風」,不僅夯實了中非合作升級的基礎,更昭示了未來中非深度合作的美妙前景。鍾俠


[责任编辑:黃錦霞]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