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阿里的A股黯然失色,離家的阿里前路茫茫。這樣雙輸的損失,真的不可避免嗎,監管層放下身段諮詢過、評估過嗎,特事特辦考慮過、酌情過嗎?
剛剛過去的周五,國務院、證監會、工信部、上交所密集發布一籮筐重磅文件,媒體整晚人仰馬翻端上一道道亂/ 。國務院的《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靜心一看,字里行間巨量信息,可以說是面面俱到。被市場視之為新「國九條」,相對翹首A股新一輪牛市的激動人心,媒體對互聯網金融的關注稍顯失寵,當然這也許與相關細則欠奉有關。
但在過去的一周,阿里巴巴風頭無兩。現在再議新「國九條」對挽留阿里巴巴A股上市的可能性為時已晚,但錯失了最大、最賺錢、最具活力的阿里巴巴,毫無疑問是對《意見》中「維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一種侵害,作為貢獻阿里巴巴8成利潤的億萬中國買家和賣家,卻無法分享其上市帶來的絲毫紅利。阿里作為內地乃至全球最受關注的電商,獨占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8成市場份額,錯失這隻優質靚股,證監會、深交所、上交所努力過、爭取過,甚至有想過要開綠燈,所幸的是起碼港交所努力過。
阿里在美前途未卜
相對地,不是親生兒子的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前途未卜。6日晚,阿里巴巴向美國證監會正式提交F1文件,市場預估其募資金額可能高達200億美元,超過此前Visa曾募集的196億美元,創下美國IPO之最。這樣的巨無霸,無論最后選擇在納斯達克或者紐交所上市,都無可避免成為美國資本市場監管和冲擊對象。更何况,阿里是以美國資本市場上最敏感的VIE(可變利益實體結構)模式進行上市,在此前數年,以VIE模式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曾遭遇了一輪又一輪的中概股被做空的浪潮。就阿里自身而言,在美上市「數據造假」和「產品品質」同樣是其硬傷。
由此可見在美上市,阿里巴巴并不輕松。失去阿里的A股黯然失色,離家的阿里前路茫茫。這樣雙輸的損失,真的不可避免嗎,監管層放下身段諮詢過、評估過嗎,特事特辦考慮過、酌情過嗎?
唯有祝福阿里巴巴適應離家生活,繞開做空陷阱、提升產品品質,在殘酷競爭的美國資本市場,集資發展做大做強;由衷希望明日中國資本市場實現,「堅持市場化和法治化取向,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維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