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的问题一直受大家关注,21日,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一些岗位一定要“985”、“211”毕业生,是人为抬高招聘的门槛,之所以产生这个现象,有它的客观原因,因为劳动力供大于求,部分企业就人为抬高门槛,这也反映出一部分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因为我们有明确规定,不得设立院校歧视。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相关政策不完善,执行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记者]我有三个问题请问信部长。第一,国企的就业公平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知道日前国办也就国企的公平问题发文,提到国企应该公开招聘,公示拟聘人员。但是大型的国企央企一些岗位世袭的问题依然存在,类似的诸多问题,在实施的公开招聘过程中肯定会有诸多的困难,我们如何保障公开招聘?第二,大学生就业难,其中很大原因是现在的企业用人成本非常高,所以他们倾向于用熟练的工种,不用新人,所以第一年就业是非常困难的,用人成本高其中包括很高比例的社保,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有没有新的举措来促进大学生第一年的就业?第三,现在也是很多大型的国企央企的就业门槛相对比较高,比如说只收重点大学的学生,比如说“985”、“211”,有人说这是一种公平的标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就业的歧视,请问信部长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信长星]实际上几个问题都跟就业公平有关。应当说,政府在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公平方面,态度一直是非常鲜明的,而且一直在致力于不断地完善这方面的相关政策,努力推进这些政策的落实。比如你刚才讲到的国有企业招聘的事情,就因为我们毕业生目前比较看重国有企业,国企是许多高校毕业生比较向往的,这次国办下发的通知中,专门对国企招聘的事情作出了规定,要求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除了涉密岗位之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写得非常具体,明确要求招聘人员要提前公示,要在政府网发布招聘信息,而且报名时间不能少于七天,防止你今天发布,明天就招,这样的话大家根本就没有报名时间。要求对拟招聘人员要进行公示,而且公示期不得少于七天。之所以要求公开,要求公示,其实目标就是一个,促进公平。当然这个要求尽管已经比较具体了,还是不好操作,我们现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落实这条要求的具体办法,争取尽快发布。
你讲到用熟练工不用新人的现象,其实这个现象挺普遍的,不仅仅是在中国有,世界各国都有。为什么说青年就业是个问题呢?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青年缺少工作的经历,缺乏职场的经验,这本身就是悖论,他没有工作过怎么能有工作经验呢?很多单位从心理倾向上讲,他当然愿意选有工作经历的,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现实问题,所以我们在积极推进就业实习、就业见习。我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里,有一条就是给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就业实习的机会。今年国办文件里还有一句话,就是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见习,按有实际工作经验来对待,或者视同。其实我也主张,我们企业在招人用人的时候,不要这么过于苛刻,就像我刚才讲的,这是一个悖论,都要求有经验,那谁去培养他的经验呢?所以招用新毕业的人员,为他们提供见习实习的机会,让他们积累这些经验,这本身也应当是一种社会的责任。为什么在劳动合同法和相关聘用规定里都允许有个试用期呢?这本身就是给他一种见习、锻炼和适应的机会和过程。
至于讲到院校歧视问题,这个现象确实存在,也是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实际上,我记得去年十二月份就在这里答过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不正常的现象,既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人力资源的配置。有一些岗位非得“985”吗?非得“211”吗?这是人为抬高招聘的门槛,即使招进去,也是人才的浪费。之所以产生这个现象,有它的客观原因,因为劳动力供大于求,部分企业就人为抬高门槛,这也反映出一部分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因为我们有明确规定,不得设立院校歧视。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相关政策不完善,执行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们会和相关部门一道,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包括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用人单位包括职业中介的招聘活动,落实好相关政策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