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本届在“缩水、易地”后召开的G7峰会来说,“雷声大,雨点小”也许是个再好不过的总结。虽然西方国家会前一再宣称要在乌克兰问题上如何如何,但最终推出的联合声明,除了空洞威胁,却没见什么真正拿得出手的实际措施。而紧接着举行的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仪式,似乎更加重了西方对俄态度上的无力感—普京与英法德元首的“今天不见明天见”,让西方对俄连抵制的样子都装不出来了。
不过,G7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似硬实软,也许仅仅是某种西方惯用的策略。事实上,这种策略早在70年前就曾摆了俄罗斯人一道。说起来,它还真始于诺曼底登陆。
对于诺曼底登陆,有件事儿很耐琢磨—美英当初为什么非要选在这个地方登陆呢?其实,1943年结束时,纳粹德国败象已露,美英苏等国的领导人当时已经开始思考如何重新规划欧洲版图。站在美英的角度看来,为了跟苏联在战后抢地盘,开辟第二战场是必须的,但对于第二战场的选址,最初其实有三个:巴尔干半岛、意大利或诺曼底。而从“抢地盘”的角度来讲,前两个选择好得多,因为从这里进攻将把纳粹拦腰斩断,进而把苏联挡在欧洲的大门外。丘吉尔当时就极力鼓吹这一想法。然而,罗斯福与他的智囊们商议后,却最终选择了看似最“吃亏”的方案—从诺曼底登陆,与苏联平分欧洲。
罗斯福的这个选择,看似败笔,实则是“以退为进”的高招。正如他的幕僚们所指出的那样,如果西方的势力当时深入东欧,不仅将招来苏联的强烈反制,而且将为该地区付出大量资源,反之如果将东欧让给苏联,将在客观上分散苏联的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东欧复杂的民族矛盾和沉重的经济问题,将成为苏联长期的包袱。后来事情的发展验证了罗斯福幕僚们的远见,东欧成为整个冷战期间美国给苏联“放血”时最常使用的一大“出血点”。
如果将今天乌克兰的局势与当年的东欧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不少相似之处。同样剪不断理还乱的民族矛盾、同样严重的经济问题,而俄罗斯如贸然插手,也将招致同样的反对和孤立。在这种情况下,纵容底子本身就不厚的俄罗斯去趟这潭浑水,未尝不是给其再次“放血”的妙招之一。如果西方果真采用这一策略,G7峰会上对于乌克兰问题“雷声大,雨点小”,也许真如当年的诺曼底登陆一样,在看似服软的表象下,实则暗藏着以退为进、请君入瓮的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