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

创新宏观调控 李总精准发力

2014-06-07
来源:香港商报

  创新宏观调控 李总精准发力

  世银:今年内地经济增速可达7.6%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能否在内外不利环境下完成目标,一直备受关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于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指,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仍大,因此必须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精准发力、定向调控;必须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确保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而世界银行昨日发布的最新报告则对中国经济寄予信心——中国经济今年有可能实现7.5%的增长目标,但中长期仍面临地方债、房地产、外需放缓等三大风险,因此仍须坚持改革。

  确保完成今年主要目标任务

  昨日,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会上,北京市长王安顺、河北省长张庆伟、山西省长李小鹏、黑龙江省长陆昊、江苏省长李学勇、浙江省长李强、广东省长朱小丹、四川省长魏宏汇报今年以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情况、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

  李克强表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物价总水平等都处在合理区间。但也要看到经济发展稳中有忧,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必须更好地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他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方面要狠抓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实,务求早见实效;另一方面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和突出问题,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精准发力、定向调控,多措并举支持实体经济,稳定社会预期,在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敢于担当,勇于攻坚,善破难题。

  稳增长调结构向改善民生聚焦

  李克强强调,要在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上狠下功夫。越是挑战多、困难大的时候,越是要下好改革先手棋。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更大力度,把各项改革落到实处、推向深入。围绕更好激发市场活力,一手抓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一手抓及时跟进事中事后监管,便利投资、创业和就业。

  李克强指,无论是克服当前困难,还是谋求长远发展,关键是在调结构、促升级上要有新进展、新成效。调结构,「主引擎」在市场,各级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和当好「助推手」。要有扶有控,选准调结构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集中力量,更多支持新兴产业中成长型、创新型「领头羊」和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小微企业,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放大现实增长动力、拓宽未来发展空间。

  李克强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都要向改善民生聚焦。他强调,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面对难题,各地区、各部门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为官不为。国务院近期将开展全面督查,政策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要问责。

  李克强最后说,今年时间即将过半,要有大局意识和强烈紧迫感,抓紧推进各方面工作,不得拖延。通过共同努力,争取今年经济发展「上半场」表现不俗,「下半场」勇夺佳绩。

  中国经济增长7.5%可实现

  同日,世界银行发布对中国经济进行定期评估的《中国经济简报》。世银预计,受政策支持及全球需求复苏推动,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7.6%,但明年则有可能放缓至7.5%。

  世行指,中国经济一季度增长放缓,反映出之前「稳增长」措施效果减弱、外部经济环境低迷、信贷收紧特别是房地产低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报告指,最近几周显现出工业生产加速迹象,有望持续到后两个季度,这反映出消费强劲、外需复苏、基础设施投资和中小企业税收减免在内的新的稳增长措施的效应。

  对中期而言,世银指出中国经济渐进调整面临三大风险:第一,地方政府债务如出现无序的去杠杆化,或引发投资增长的急剧下滑;第二,房地产等行业如出现资本成本改变或融资困难,或导致经济活动大幅减少;第三,如发达国家复苏势头减弱,出口复苏可能无法实现。

  踏入2014年,中国经济一度表现疲弱,之后政府公布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最新公布的5月官方PMI已显示经济回暖。对此,世银表示:「经济成长低于目标的前景,或将促使政府出台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些措施应可帮助中国政府实现2014年7.5%左右的增长目标。」

  世银认为,中国有能力使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增长。如果增长疲弱,中国可使用更多支持措施。该行还强调,中国必须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快速膨胀以及经济领域内信贷整体快速增长的问题,这需要中国政府实施财政和金融改革。锺侠

  中国须对改革做优先排序

  世行驻华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吴卓瑾:

  中国经济再平衡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大于财政支出能力,而地方财政支出实际上并没有足够自主性。在财政收入分配上,中西部地区又存在支出缺口。因此,对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及财政收入分配问题,应在全面综合改革基础上渐进式推进。中期而言,中国需要对改革进行优先排序。过去25年,中国经济增长受益于产品市场改革,这也成就了出口导向的中国经济;当前,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市场在内的要素市场改革十分迫切,接下来的结构性调整要更注重要素市场的改革。

[责任编辑:朱劍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