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5

恶搞世界杯,怒刷存在感!

2014-06-1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王昊飞 王春燕

  也许,只有恶搞,才能让中国队与巴西世界杯的距离近一点,再近一点。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再次引爆全世界对足球的热情。在国足再次与世界杯无缘之际,中国球迷们在热情观赛的同时,也不忘用另一种方式,拉近中国队与世界杯的距离。

  8年前问世的《中国队勇夺世界杯》直到今天看来都让人津津乐道,这部通过重新剪辑《教父》《甲方乙方》等电影以及《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等电视节目的画面,对国足夺得世界杯冠军历程进行了“YY式”的无厘头展现。

  巴西世界杯开幕前夕,《中国队勇夺世界杯》推出了2014版。这一次的恶搞在软件和硬件上都进行了升级:不仅请来筷子兄弟做主演,而且更高超的视频剪辑手段也让画面更“唯美”,当然不变的还是挪揄、讽刺的重口味。国足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角,但同时“躺枪”的还有食品安全、蓝翔技校培训、横店抗日神剧、《舌尖上的中国》、搞基等高热话题。

  恶搞并非是世界杯才有的专利。自恶搞电影《无极》的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一夜成名后,任何社会热点都难以逃脱被恶搞的命运。恶搞国足的作品也远不止这一部,《国足在世界杯的“光荣”》《国足也想来》等作品比比皆是。

  世界杯开赛以来,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上形成了独特的“世界杯文化”,似乎不谈谈足球,就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这种文化中包括着对赛况、裁判、解说、球员等方方面面的点评,还少不了的就是对中国足球或挪揄、或讽刺、或鼓励、或支持的态度。

  段子手们也被国足激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去创造,“从未有一支球队在世界杯历史上两次战胜国足”“C罗、梅西、内马尔等前锋从未在世界杯上攻破过国足大门”之类的对白足以令人会心一笑。

  中国足球只是球迷和网民在世界杯期间吐槽的素材之一。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世界杯为大家提供一个娱乐化的“参与”切口,每个昼夜,人们都在不厌其烦地在微博、微信上更新着对赛场内外的发现、见解、感受,一旦具有传播价值的素材产生便会引来一拥而上,连朱广沪的“讨厌”解说也难免躺枪。

  如今,几乎任何社会热点都不可避免地被公众“参与”,每个人都在“参与”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存在”,并在“存在”中表达着诉求,这种诉求源于对当下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嬉笑怒骂间带有激将的意味。

  年轻人追求的标新立异、与众不同,都能够通过独具创意的恶搞得以释放,也在得到认可中“怒刷”存在感。网络转发量或网友的热烈“点赞”都是对这种创意最直接的肯定,这也是网民们乐此不疲地恶搞世界杯的原因之一。”

  整体而言,这是无国足的世界杯期间足球娱乐文化本质在民间的回归,至少目前尚无公害。 

[责任编辑:鄭嬋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