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3

中国纪录片欧洲寻合作 “阳光节”上收获丰

2014-06-27
来源:

   中国纪录片欧洲寻合作 “阳光节”上收获丰

 
  中新社法国拉罗谢尔6月26日电 (记者 龙剑武)第二十五届阳光国际纪录片节26日晚在法国拉罗谢尔闭幕,中国代表团在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和洽商中收获狻丰,除了在制作、播放等方面签署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外,越来越多的国产纪录片开始引起国际关注。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在本次大会上赢得提案预售单元大奖。这部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影片已经在中国开机,此次参展是为了寻找制作国际版的合作对象。
 
  《1937南京记忆》总导演闫东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透露,片方计划在原版基础上完成一集50分钟时长的国际版,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倾听国际纪录片界的意见。该片参加了此次大会提案预售环节的历史单元。他发现单元中6个提案大部分都是二战题材,这说明纪录片人的思维比较相近。
 
  闫东表示,该片用当下纪录片人的视角反映二战期间一段人所共知的中国历史,既想提醒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勿忘历史,也要让国际观众了解史实。他们需要一个真正的合作夥伴,既能准确理解该片的内涵,又能帮助解决国际化表达的问题。
 
  此外,一部大型涉藏纪录片《第三极》也首次亮相欧洲市场。除了通过展位海报、宣传手?、视频推介外,《第三极》的片花还作为案例参与一个论坛讨论。欧洲知名的纪录片制作公司ZED对联合制作该片国际版表现出浓厚兴趣。另外,法国电视5台、德国NDR电视台等机构也都与中方进行过接洽。
 
  携《第三极》前来参展的北京五星传奇公司副总经理杜兴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此行开阔了视野,认识到了差距,也收获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通过合作,让欧洲观众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西藏,一个真实的青藏高原。”
 
  中国纪录片寻求开展国际合作的努力在本次大会上开花结果。五洲传播影视中心与法国OXBOX公司在会上正式签署协议,联合制作推广环保题材的纪录片《太空记者》。据该中心主任李缅透露,还有来自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制作公司表达了合作意愿,涉及中国公路、少数民族等题材的多个项目。
 
  本次阳光纪录片节不仅为国产片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和推介的平台,同时也打开了中外纪录片双向交流的通道。一些视角独特、题材贴近的海外制作同样吸引了中国业界的目光。
 
  央视科教频道在大会期间敲定,引进法国导演卡里姆·胡法伊执导的《一战中的华工》,拟於今年11月在该频道播出。据悉,该片得到了法国教育部的部分资助,央视科教频道也是协拍单位。
 
  据卡里姆·胡法伊介绍,他因一个偶然机会而萌生了拍片念头,後来历时两年半拍摄完成这部纪录片。片中通过旅法华人史学家叶星球、江敬世等多位研究者的讲述,追溯了百年前14万华工赴欧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殊历史。(完)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