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赤脚医生到西藏藏医院学院院长,再到藏医国家级传承人,跟藏医药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尼玛次仁早已誉满“雪域”,然而为了让藏医药能得到更好地传承,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的他又为藏医药申遗四处奔波。
今年2月,藏医药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已完成申报文本、视频的撰写及拍摄,并已正式上报文化部。目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要求,申报文本已完成修改重新提交。
“西藏是藏医药的发源地,且已有3800多年的历史,在藏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且已经走向世界,如果申遗成功,必将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尼玛次仁说。
尼玛次仁是藏医药申遗的发起者,而他所在的藏医学院则是整个申遗工作的主导者,“其实很早就有申遗的想法了,但我们毕竟只是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对申遗一窍不通。”
虽然没有立即得以实施,但申遗的想法一直萦绕在尼玛次仁的脑海里,最终成为了这位“老藏医”心中的一个宿愿。
尼玛次仁最早学习的是西医,14岁时在西藏尼木县当了一名赤脚医生,两年后,考入拉萨市卫校藏医班,37年后,这位曾经的赤脚医生成为现代藏医教育的一代宗师,2006年被评为“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这两项藏医精华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
“传承藏医药,发扬藏医药,这事儿我们这些一生从事藏医药研究的人不去做谁做,申遗其实仅仅是想尽一点我们的本分。”尼玛次仁说。
2013年初,藏医药“申遗”工作正式启动,“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文本、拍摄视频都是由我们来做的,光是文本就修改了18次,还要翻译成英文,而仅仅8分钟的视频我们就拍了近5个月,这一年我们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回忆起一年来艰辛的申报之路,尼玛次仁脸上没有痛苦,透着喜悦和享受。
如今,藏医药申遗正等待中国文化部的审核,进入国家预备名录,最后还要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考核。
尼玛次仁也已将重心转向了《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的二期项目以及从未中断的教学研究上。不过,申遗注定将伴随他此后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