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统

2014-07-02
来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三)

 
  艺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大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功能
 
  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中国国民素质和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对中国40多年特别是近20年来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科学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不仅要看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快慢,而且要看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要看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化,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建设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建设是现代化事业的决定性因素。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护国家和民族独立的重要基石,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表现在它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可以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形成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先进的教育、科学、文化,给人以知识武器,成为一种智慧的力量,推动人们有效地建设现代化事业。智力文化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着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总体水平。其发达程度同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并常常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的提高。而人的智力的提高,又要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制约,受到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就要有科学文化的高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保证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从思想上保证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邓小平同志说: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过程,并不只是人和自然简单的物质交换过程,而且是在人与人结成一定生产关系的条件下进行的社会交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行为要以科学的思想为先导,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建设现代化事业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阐述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所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他认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通过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动荡不安,国无宁日,人民遭受了空前的灾难,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个极其深刻的教训必须记取。在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方面,文化具有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共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逐步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初步找到了一条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一,鲜明的时代性。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然带有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它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分认识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具有现代化的指导理论、思维方式、领导方法和治党治国能力。
 
  第二,广阔的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世界的文化,具有开放性、世界性。先进文化是在吸收反映人类文明进步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相互比较中存在、相互竞争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汇合东西古今文化精华,表达了努力走向世界科学文化前沿和继承发扬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汲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决心。
 
  第三,浓郁的民族性。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不断延续和发展,自有其深刻的道理。不管人们如何认识和把握它,它都要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融为一体,成为"化民为俗"的东西,成为人们生下来就濡染其间的一种精神家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化成果,形成了社会主义内容和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全新的文化。
 
  第四,实事求是的科学性。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正确地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坚持了同自然观、社会观中一切非科学的文化思想进行坚决斗争的立场,为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五,高度的民主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继承优良民主传统,增强民主意识,同封建主义、文化专制主义残余进行不妥协的斗争,使民主精神在广大群众中生根开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题中应有之义。贯彻"三不主义",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自由讨论、自由创作和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自由发展,使文化园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合理吸收外国文化一切好的东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成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博大体系,是这一文化民主性的重要表现。
 
  第六,深广的群众性。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是一切文化创造的最深厚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中汲取营养,又用健康的文化成果教育人民、服务人民,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四有"公民。
 
  第七,勇于改革的创造性。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大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要求深化改革文化管理体制,这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改革要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
 
  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影响。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