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樹大招風,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飛速騰飛僅次於美國,如今卻被扭曲為「中國威脅論」。而創立於改革初期,為港企代理交換機起步的華為,靠著研發和創新,已經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商,唯可惜「帝國」也未能擺脫「危及國安」的冤屈。
台灣鴻海因要降低成本,而選擇價廉物美的華為設備建構4G基地台,卻遭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無情擋回,原因竟是懷疑陸制華為設備危及「國安」。尽管郭台銘勃然大怒并揚言拒繳稅,但經過數月僵持,NCC還是沒能給出令人信服的理由。無奈,競爭對手爭先開台,鴻海已輸在了起跑線,不得不向政治妥協,改購諾基亞設備,綠燈才得以開啟,唯華為無奈躺著中槍。
疑慮須用行動化解
無可厚非,每個國家或地區對於敏感行業,使用外地產品都需懷著防備之心。不過,歐美大部分國家的防備并不是一致排外,而是經過論證和評估,只要無「國安」之虞方可使用。令人遺憾的是,對於陸制設備,島內一再搬出「國安」大帽,卻從來沒有去甄別去檢測。島內就連正規可信的第三方機構都不存在,難怪盼不來公正客觀的評估報告。
這廂是對爭議不作為的NCC,那廂則是盼不得將「大陸」妖魔化的「台獨」雜音。在華為設備爭議上,台聯黨頻頻向政府施壓,翻炒「危害國安」之冷飯,除了反對華為,還反對一切陸制設備,令NCC不得不屈於民粹。只不過,華為自2011年至今對台采購超過140億美元,台灣沒能投桃報李,反而栽贓陷害,令人唏噓不已。而島內電信業者向歐美采購的設備,內部構造不少是「中國制造」,組裝調試甚至還委託大陸工程師。如果依照評判華為的邏輯,歐美設備豈不是也有「國安」隱憂,台聯黨等「台獨」分子何不說NO?NCC又為何給這些歐美設備大開綠燈?
顯然,所謂的商業活動已經染上了政治的昏庸弊病,部分政客和媒體還在用冷戰看待商業活動,實在可悲。更何况,華為的路由器、手機早就成為台灣同胞的熱門選擇,若使用華為產品就會「木馬屠城」、截取機密,十年過去了,台灣豈不是早被「攻陷」了。
喪失自信 怎對外博弈
其實說白了,就如同服貿一樣,華為因為來自大陸,所以才遭到強大的阻力。反對華為就是反對大陸,這種打壓陸資的言行與思潮,擺在兩岸經貿全面發展的背景下,可以看出,台灣患上了「恐陸症」,華為設備就是被這種「恐陸症」所綁架。
只不過,台當局一邊在全力推動貿易自由化,卻唯獨對大陸特殊對待。與之相呼應的是,華為設備已經得到超過170個國家的客戶認可,唯獨「登台」屢屢碰壁。這種落差無疑在彰顯一個事實,台灣政治第一,安全至上,維持經濟「自主性」高於一切,才導致自由化腳步停滯,對外經濟整合毫無斬獲。
台灣在很多問題上「政治挂帥」、「民粹為大」,昔日四小龍的自信和魄力卻消散無踪。遺憾的是,台灣經濟好比橫穿沙漠的冒險者,急需通過輸血造血來解決投資不足、出口刷退、消費低迷的「口渴」。這種政治牽絆經濟、自卑影響競爭的悲觀情緒,只會將台灣經濟帶入深淵,并不能傷及大陸,更對華為影響微乎甚微,實乃自作孽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