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道士何所指?

2014-07-09
来源:香港商报

    道士,是對古之「方士、隱士、術士」以及奉道行道,以「道」為事的,這些人士的通稱。一般學界認為「道士」,即有道之士。或信奉道教的神職人員,稱為「道士」。

    其實,對「道士」的這一稱謂,出現的時間比戰國時期的方士的確稍晚,但道士的實質與存在則古來有之。如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這一個「士」,不是指的普通百姓,也不是諸侯和君王,更不是武士或將士。而是善於「奉道、行道」的古之澹泊名利的「隱士」和「有道之士」。

    在老子的眼里,古之「有道」之士,有「上善若水」的性格和「功成、名遂、身退」的智慧;有「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的高尚品格與志向,又有「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縱情於山水的澹泊情懷;有「不自見、不自明、不自伐、不自矜」的寧靜思想境界,又有「不貴其師、不愛其資」超然物外的灑脫精神;有「塞其兌、閉其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的內在修養,同時又有「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的縱橫才華。

    著名學者王平先生說:「在中國的文化史上,似乎有一個不變的法則,即亂中有道家人物出現。每到社會動亂到不可救藥的時候,就由道家人物出來撥亂反正,且奉行『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的風範。如湯的伊尹,周朝的姜子牙,越國的范蠡,漢朝的張良,唐代的魏征,明代的劉伯溫,清代的范文程等。」

    所以說,道士的稱呼,不是專用在教職人員身上的(如:清代著名畫家鄭板橋,常自稱板橋道人)。凡用「道」去作為,無論修身齊家還是治國平天下的人士,可都稱為「有道」之士,即「道士」。

    當然,住在宮觀廟宇的道教徒,更有稱「道士」的資格。(本文由北京白雲觀供稿)

    北京白雲觀監院 李信軍道長

[责任编辑:宋斯琪]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