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7

四國史家重讀日俄戰爭

2014-07-28
来源:香港商报

   警惕現實「復活」歷史

  四國史家重讀日俄戰爭

  120年前中日兩國之間的「甲午戰爭」是今年史學界及輿論關注的熱點。而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與遼寧大學東亞關系史研究中心日前聯合召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卻是以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為切入點。香港珠海書院文學院長、亞洲研究中心主任胡春惠表示:「日俄戰爭徹底改變了當時東北亞地區的國際政治格局,從當代國際關系細微之處背后望去,它的幢幢魅影依然不時隱現。研討會主題定為『歷史視角下的日俄戰爭研究』,由當年的兩個交戰國日本和俄羅斯,以及兩個直接被侵略國家中國與韓國的學者共同參與,正是期望以史為鏡,予今人以警示。」香港商報記者杜潔菡

  日本「美化侵略戰爭」其來有自

  日俄戰爭的直接原因,今日聽來仍覺可氣:1901年9月,清廷被迫與列強簽訂《辛丑條約》,以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件,換取列強同意從中國撤軍。唯俄國遲遲不肯撤去在東北的駐軍,引起各國關切。在長達兩年的交涉未果后,日本於1904年2月6日發兵攻擊旅順俄軍,戰爭由此爆發,一直打到1905年9月才停戰。

  「聽上去,日本參戰似是為了維護中國的利益,但戰爭的本質卻是日俄為爭奪對中國東北和朝鮮的控制權,在中國領土上發動的一場不義之戰。」遼寧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東亞關系史研究中心主任權赫秀說。這也是史學界的一個共識。然而,日本對這一段歷史卻有另一番描述。受邀參加研討會的中國外交學院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副教授陳濤介紹:「2005年,日俄戰爭百年時,日本有關方面給出的評價是:『日俄戰爭是明治的先人們面臨國家存亡危機,與大國俄國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勝利恢復了東亞的安定,大大改善了我國的國家地位,更給予有色人種、非基督教文化圈,以及被俄國所壓迫的各民族以極大的自信』。從日本對侵略戰爭予以正當化的看法反映出,該國通過戰爭的勝利開始,確立了一種面對亞洲國家的優越心態,即它是亞洲國家的杰出代表,是唯一能夠帶領東方諸受壓迫民族與西方世界進行對抗的人選。這種在日俄戰爭之后確立起來的近代對外觀深深影響著日本近代的對外擴張,甚至影響到今天日本對近代歷史的看法。」

  「以夷制夷」如同緣木求魚

  日俄戰爭的戰場就在中國領土之內,爭奪的對象亦是中國領土,可是,清廷作為第一利害人,卻在戰爭爆發后的第三天,即1904年2月12日,宣布:「現在日俄兩國,失和用兵,朝廷軫念彼此均系友邦,應按局外中立之例辦理。」如此荒誕不經的外交策略,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周慧民說:「在帝國晚期的歷次對外冲突中,清廷都希望緊縮軍事影響,以避免擴大成為內政問題。」以今日的后知之明來看,甲午戰后的清廷已無力再應付一場大規模戰爭,只能以所謂「局外中立」的姿態,援引其他列強打壓俄國對東北的覬覦之心。反之,「在民間,全國各地及留學生等愛國人士的拒俄情緒高漲。1903年日俄戰爭爆發前,上海的愛國學社召集愛國人士召開了拒俄大會,隨后,國內輿論蜂起,終於演變成1903年至1904年間轟轟烈烈的『拒俄運動』。」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周佳榮通過對當年上海的政論報紙之研究發現,表現尤為轟轟烈烈者,是在國外的日本東京留學生,他們組織了抗日義勇隊,欲回國參加斗爭;同時,鄒容寫的《革命軍》,陳天華寫的《猛回頭》和《警世鐘》等宣傳反滿的革命書籍,在當時的思想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東北亞格局被改寫百年

  持續了19個月的日俄戰爭,對涉戰諸國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俄國海軍幾乎是一夜之間失去了在外海及內海水域與歐洲列強抗衡和爭霸的實力,而遠東及太平洋的制海權則全部讓給了日本、德國。」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建華表示。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歷史研究室研究委員崔直心圭補充道:「日俄戰爭開啟了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的起點。1905年俄國革命的發生,可說是20世紀全球史層面變革的一個起點。」對朝鮮半島,韓國國立順天大學的歷史系教授車雄煥指出:「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特別是后者,表明了傳統時代這種善鄰友好的日朝關系完全破裂。日本以此戰爭為契機,將其在甲午戰后對朝鮮半島奉行的『保護國化』政策,逐漸走向了強制合併之路,給朝鮮國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20世紀不幸的日韓關系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的。」在中國國內,日本在戰爭中暴露出的侵略野心也使國人猛醒,對世界時局的認知由「單純的拒俄發展到抵御列強」。1905年,清廷開始效仿日本實行立憲制以圖自強,而其在戰爭中的「局外中立」立場亦被革命黨人視為國恥,更激起了革命黨「排滿」之高潮。而作為戰勝國的日本,不僅接收了俄國在中國東北的特權,更由此邁開了向世界軍事擴張的步伐。日本國立島根大學副教授岡村宏章表示:「日本輿論認為,日俄戰爭是歷史上第一次有色人種戰勝了白人的第一次近代戰爭。但這次戰爭,也使美國叩開了日本的大門,美國調停了日俄戰爭,今天日本還是在美國的控制之下。」

[责任编辑:劉宇婷]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