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從數字看中國神誕文化

2014-07-28
来源:香港商报
    中國人的傳統節日特別多,如正月初一是春節,二月初二是白龍王誕,三月初三是北帝誕,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六月初六是包公誕……總之,一年都頭,每一天都是節日,尤其初一、十五等日子,更是經常出現多位神仙一起過節的情形。如此巧合,莫非有什麼玄妙?不久之前,一新藝術館總監楊春棠在蓬瀛仙館主辦的「道家文化講堂」上,詳細解析了數字與神仙誕期之間的關系,希望吸引更多市民了解中國民間信仰、道教信仰的有趣之處。香港商報記者 杜潔菡
 
    數字寓意影響神誕擇期
 
    中國民間自古就有多神信仰的傳統,不同宗教的神明各司其職、各有其能,由此形成的民俗節日也格外多,多到讓人咋舌的程度--在不久前蓬瀛仙館舉辦的一場道家文化講堂上,主講者楊春棠就援引了台灣一地的粗略統計稱:「從農历正月到九月,每個月平均有30到35個神誕;九月至十二月的冬季,神誕的數量才降為每個月10個左右,但一年下來,節日的總數仍然十分可觀,簡直是天天都在過節。」
 
    「大體上看,神誕數目最多的時間是春天至夏天,冬天比較少,這完全契合農耕社會的生活環境。從細微處觀察,也會發現很多節日的『安排』與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如二月初二是白龍王誕,為什麼定在這一天呢?因為,每年二月初一是驚蟄,原本潜入地下冬眠的蛇、蟲會在這一日甦醒,人們也期待著一場春雨滋潤大地以開始春耕,於是掌管雨水的白龍王的神誕就被安排在了二月初二,人們通過祭拜龍王祈求降雨和來年豐收。中國北方廣泛流傳的『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便是反映了這個心願。」楊春棠說。
 
    他還指出,傳統節日的選取和古人對數字寓意的理解有著很大關系。數字一到十之中,古人以奇數為陽數,以偶數為陰數,所有陽數與陰數相加為55,對應的日子便是五月初五,被認為是一年之中變化最大的日子,民間因而有挂艾葉、點雄黃等辟邪習俗;又如,九是陽數中最大的數,九月初九就成了重陽節,自古就有在這一天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的風俗。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很多月份的十五都是重要的神誕,如道教中極為重要的三元節就都定在這一天,正月十五是天官神誕,七月十五是地官神誕,十月十五是水官神誕,如此安排的主要原因是「好記」。楊春棠說:「古人主要依靠月亮的圓缺來達成對時間概念的認知。每個月初一、十五是月亮圓缺變化最為明顯的時候,很多重要的神誕也就被『安排』在這些好記的日子。」
 
    「造神」運動承載社會需求
 
    繁雜、龐大的多神信仰體系,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那就是世俗性極強。
 
    楊春棠援引農历三月十五的武財神趙元帥聖誕為例指出,中國的財神信仰是隨著稅賦制度在明朝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才逐漸形成的。明朝以前,老百姓納稅的主要形式就是交皇糧、出勞役,明朝開始推行賦役合併、攤丁入畝、折銀繳納的「一條鞭法」,這意味著老百姓首先得把自己生產出來的農作物拿到集市上去賣,再將所得的銀子拿去交稅,商業活動盛行催生了民間財神信仰的興起。類似的「造神」例子,還有六月初六的包公誕,歷史上真實的包公誕辰無從可考,但老百姓覺得「六月飛雪」的傳說反映民間冤情很重,所以,選在六月初六這一天祭拜包公,也就能順理成章地祈求他替天行道了。
 
    「古代的老百姓為什麼這麼愛過節?因為,他們的生活太苦了,『造』出許許多多的神,都是為了祈求庇祐、脫離苦海。不論神跡是否真的發生,人們都可以把自己的委屈、願望說給神明聽。而且,過節的時候,再貧窮的家庭也會想辦法湊足比往常豐盛的食物,祭拜完神明之后,也可讓一家老小的口腹及精神獲得一剎那的快樂。可以說,傳統節日發揮了一種精神慰藉的作用,它們是人類送給自己的一份禮物。」楊春棠說。
 
    多神信仰彰顯大智慧
 
    不僅如此,民間的神誕還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因為,每逢神誕,十里八鄉的信善都要趕去供奉的廟宇慶賀,這種定期舉辦的活動會逐漸把一個地方的人流、文化及商業活動都吸引過去,於是,神誕可以衍生出廟會,而廟會又能把一場宗教活動延伸為社會活動,由此推動了當地社會的發展。例如,北京地區的「燕九節」便是由全真教祖師丘處機的誕辰衍生而成,起初,北京當地的道教徒只在正月十九的長春真人誕趕往白雲觀內進行祭拜活動。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燕九節」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最后形成了延續多日的大型廟會。元代熊夢祥著《析津誌》中就有記載稱:「正月初一至十九日,都城人謂之『燕九節』,傾城士女曳竹枝,俱往南城長春宮、白雲觀,宮觀蕆揚法事燒香,縱情宴玩以為盛節。」
 
    值得一提的是,神誕的創造也在發揮著教化社會的功用。楊春棠指出,在中國民間的多神信仰中,很多神明都不是杜撰的偶像,而是被神聖化了的歷史人物,像港人熟悉的車公和侯王,都是一路護衛宋帝昺逃到香港的忠臣,當地鄉民為了紀念他們的忠貞英勇,便為他們立廟供奉。不同人群對這些歷史人物的一致認同,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及理想人格的嚮往和赞美。對他們的祭拜,也在客觀上約束了人們的道德行為。
 
    「傳統節日有著异常豐富的內涵,遠非吃吃喝喝、敲鑼打鼓那麼簡單,古人的多神信仰并不是愚蠢的表現,他們造神、安排神誕的過程中,處處有蠢的表現,他們造神、安排神誕的過程中,處處有大智慧。」楊春棠說。
[责任编辑:宋斯琪]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