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0

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被疑“虚高”

2014-08-12
来源:

   今年以来,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大增,但其中不少产品的实际收益率都比预期的低了一大截,因而被投资者质疑预期收益率“虚高”。同时,不少银行还存在“报喜不报忧”的问题,对于未能实现预期收益的结构性产品信息有所隐瞒。由于这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能否实现本来就很不确定,投资者在选购时还需仔细掂量。

  实际收益相对落后

  8%甚至10%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让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在平均预期收益率只有5%多一点儿的银行理财市场中,显得格外亮眼。然而,一些投资者奔着超高收益而来,等到产品到期时面对微薄的收益,却有点儿傻眼。

  一家银行今年销售的一款挂钩汇率的结构性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为5%,而到期实际年化收益率仅为0.5%。有统计显示,今年截至7月28日,该行某系列的结构类产品共发行68款,平均预期收益率高达8.91%,而其中公布到期实际收益率的只有12款,均未达到预期收益率,平均实际收益率仅为3.86%,还不到预期收益水平的一半。

  另一家银行同期发行的某系列结构性产品共8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达到10.36%,公布到期实际收益率的只有7款,同样都未实现预期收益,平均实际收益率仅为4.52%。

  而在此期间,银行理财市场的平均实际收益率为5.36%。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一些投资者开始质疑银行销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存在“虚高”问题。更有投资者怀疑那些超高的预期收益率只是银行吸引资金的“幌子”。

  信批“报喜不报忧”

  互联网“宝宝”一上市就广受欢迎,除了当时的收益水平相当“惊人”外,还有一点让投资者颇为心动,就是每天一登录账户,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的收益。而信息披露不透明,却是银行理财市场的一大“顽疾”,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则更是“报喜不报忧”。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到期的1169款结构性理财产品中,披露到期实际收益率的只有406款,披露率仅为34.73%。而在披露实际收益率的产品中,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产品占比为79.8%。

  也就是说,银行披露结构性产品的相关信息是有选择性的,优先披露实际收益率表现较好的产品信息,而对于实际收益率表现较差的产品信息则是能瞒就瞒。

  “购买理财产品时,大家一般都会询问一下产品到期时实现预期收益率的机会大不大,而银行的销售人员大多也都是拣好听的说。如果到期实际收益信息都能在网上公布,大家选购时就可以查一下同类产品以往的业绩情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信息。”投资者王先生表示。

  是否购买量力而行

  对于结构性产品,银行会将募集到的资金分成两部分投资,一部分投资于固定收益领域,以保障产品的本金及最低收益;另一部分则用于高风险的衍生品投资,比如利率、汇率、大宗商品、各类指数等,以博取较高收益。

  这类产品能否实现预期的最高收益率,要看挂钩标的的表现是否与银行当初设计产品时的预期相符。尽管银行负责产品设计的专业人士一般都会具有比较丰富的投资经验,但市场波动情况与预期存在偏差的问题在所难免,一旦银行人士“赌”输了,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也就无法实现。因而与非结构性产品相比,结构性产品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更低。在银行理财市场逐渐打破刚性兑付的大背景下,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量增长很快。有数据显示,虽然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中占比不到5%,但上半年结构性产品发行量增幅明显,共有25家商业银行发行了1368款产品,同比增加了42.4%。

  相对来说,购买结构性产品,投资者需要具有更高的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这类产品的收益模式大多比较复杂,投资者购买前需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看看产品设计者对于未来市场的预期与自己的观点是否相符,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还应及时向理财经理询问。如果询问后依然不明白,就最好不要购买。另外,虽然现在市场中保本的结构性产品占了八成左右,但不保本的产品占比却在增加,后者投资风险更大。投资者一定要看清自己选购的产品是否保本。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