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

丑闻还是大字报?中青报左右互搏

2014-08-19
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陈良飞

   一边称最大丑闻,一边又说不要大字报倒韩,中青报要干嘛?

 
  “天才韩寒”和清华大学教授肖鹰。
 
  截至澎湃新闻发稿时,中国今天最大的文化事件还是《中国青年报》倒韩的报道。
 
  8月19日,《中国青年报》在09 版发表清华大学教授肖鹰署名文章《“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批韩寒导演的电影《后会无期》是烂片,并称韩寒为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肖鹰此前曾多次批评韩寒、郭敬明等。
 
  肖鹰在文章中说,《后会无期》这部“作家、赛车手韩寒”的导演处女作,虽被韩自称为“一部很有诚意的电影”,但从情节到对白都充斥着对他人创作的仿袭,是一部毫无诚意的“电影杂攒”。
 
  文章的后半部分几乎已经超出对电影的评论,变成针对韩寒个人的评价了:“综合韩寒回应质疑的公开表现可证明,已年届30岁的作家韩寒,缺少合格高中毕业生应备的文史知识,缺少一个当代成熟青年应有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加缺少一个有教养的当代青年必备的社会道德观念。”
 
  这篇文章很快登陆了各大门户和微博,成为今天的热门话题。
 
  今天中午,12时02分,《中国青年报》旗下的中青在线又刊发了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储殷的署名文章《不要用大字报的方式来倒韩》。
 
  在文章中,储殷写道,“看了清华教授肖鹰在中青报上发表的倒韩檄文,非常地惊讶。不是惊讶于他一贯的倒韩风格,而是惊讶于在一个人在自己强烈情感地支配下,可以如此无视法律,如此对他人进行近乎于诽谤的人身攻击。”
 
  储殷说,如果从这种高大上的角度出发来批评韩寒,其实无可厚非。问题在于肖教授在批评中夹带私货,他试图将至今无法证明的“韩寒代笔”作为一个公认的事实引入他的批评当中。他完全没有提及,论证韩寒代笔的最得力证据不过是个别专家的个人分析,而且这些分析中还有大量的“神逻辑”。
 
  在文章结尾,储殷说,评价一部电影,用“猥琐”“低级”这样的词汇最多只是刻薄,但是评价一个人是“骗子”却涉及到很严肃的法律问题,以人身攻击的方式来进行观念之争是鄙俗的,以观念之争的面目来进行人身攻击是卑劣的。
 
  “韩寒的风格很多人有理由不喜欢,韩寒也未必不是代笔,但是在这个年代,请不要用运动的方式来搞臭一个人。一位大学的资深教授,更不要用大鸣大放大字报的老套路来批斗一个人。一部商业化的电影,有赞有黑本是常态,但是由此折射出我们的社会在公共对话中‘对人不对事’的老传统,却让人担忧。”储殷写道。
 
  最后,储殷以同为高校老师规劝肖鹰:“作为高校教授,我们有义务做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做的更体面一些。”
 
  在中青在线的网站首页,这两篇文章同列网页右上端,颇有几分争鸣的味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天上午,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推送的文章中,肖鹰教授的文章位于头条,显然有重点推荐之意。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博则将这两篇文章全部予以转载,并在转载后一篇文章时特意加了“争鸣!”。
 
  如此看来,中青报还是嫌这次事情不够大!
 
  针对中青报刊发的文章,外界批评声比赞成声要大很多,且主要集中在文章文风上。
 
  知名作家“十年砍柴”称,对肖鹰发在中青报的文章,说实话我忧大于喜。我一直希望对韩寒现象的批评限定在民间,但民间“倒韩者”不敌包装韩寒吸金的资本力量,官家出手无论挺还是倒,都不是好事。
 
  网友“清隐风微博”认为,“清华大学教授肖鹰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重新引起了大家对韩寒现象的热议。我觉得争论的焦点不在署名为韩寒的作品是否是烂作品,而在于是否真正是他创作的作品。说实话,之前一些署名为韩寒的社会评论性文章,我还是很喜欢的,但痛恨代笔造假这种文化骗局阴谋。”
 
  今天上午,肖鹰回应法晚记者称,自己长期致力文化批评研究,《后会无期》上映就看了影片,觉得“一部十足的烂片”,稿件系主动向中青报投稿,无人授意。
 
  目前,韩寒方面尚未公开回应此事。
 
  来自澎湃新闻thepaper.cn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