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软件服务的创业者都会记得那句“如果腾讯做了,你怎么办?”。在当时看来,被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盯上是一件令人紧张的事情。巨头们生态中肆意搜索新的idea,再利用他们巨大的资源挤压创业者。
而2012年后,腾讯开发生态的建立,阿里巴巴、百度在软件服务上大肆收购造就了另一番景象:电商、地图、打车等新鲜领域的头几名,都成了BAT快速瓜分、抢夺的对象。这种“分食性”的战局已经形成了创业者、投资者和BAT三者参与,规则也非常固定的的游戏——一旦某个领域有了BAT的参与,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创业者大多看不到曙光的地盘,就成了惹人瞩目的焦点。
例如,2014年5月,腾讯发布了一款OBD硬件腾讯路宝。之后的2-3个月的时间中,中国就涌现出了2000家做OBD产品的公司,而1年前就已经在美国出现,并获得大量融资的同类产品Automatic却不太被人关注。那段时期,几乎每个我所遇到的OBD创业者,都会对腾讯路宝做出这样的评价——巨头对这个领域的布局,意味着更多的创业机会。显然这个“机会”包含两层含义:市场机会和“被收购”的机会。但直至今天,这2000个OBD产品,以及腾讯路宝,都未得到用户的认可。可以说,现在形态下的大部分OBD设备,都是失败的作品。
对于腾讯而言,这种“生态布局”不会让它有多大损失——每进入一个领域,就有整个市场的创业者帮他快速试错,自己的做不好,也可以通过兼并的形式来填补空缺。但对创业者而言,太在意巨头的玩法,被BAT“出手”的恐慌或诱惑控制,丧失对产品和市场的主观判断,浪费时间和精力,是件不能再糟糕的事。
最近的例子是一股新的肃杀之气正在侵袭租车行业——腾讯系旗下的滴滴打车刚刚新推出了商务租车服务。而上个月阿里巴巴也上线了同类业务“一号专车”,再加上百度与易道用车的合作……一时间,BAT再次进入了一个尚未被验证,概念却足够新鲜,也一定会引发一场烧钱血拼的市场。
这个景象是不是有点眼熟?
2013年,叫车软件市场上涌现的10几家创业公司均处于产品的开发早期,都在探索这类产品的交互设计、功能、服务方式,并对这个并不成熟的市场进行验证。这个行业本可以经过几轮的自我更迭后,拿出更有趣、有用的产品。但BAT的插足,瞬间让整个市场经历了一场流血式洗牌——除了被分别入股的滴滴和快的外,其他的创业公司纷纷倒下。而剩下的这两家公司,则成了24亿元烧钱大战的主角。PingWest已经在《被玩“坏了”的打车软件》中对这一现象进行过描述——在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都取消了乘客端和司机端的补贴后,用这两款软件打到出租车越来越难了。而除了烧钱推广运营外,打车软件的产品体验却停滞不前。
其实造就这个局面的原因很简单。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找到用户、验证需求、迭代产品、建立商业模式,是创建新产品和新模式时的必经之路。就像腾讯的QQ、微信,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和在线金融业务,以及百度的搜索……这些BAT的核心产品和业务,没有任何一个是通过大肆并购之后,最终成长为今日霸主的。
而对于BAT而言,由于他们在进入某一个新领域的进行布局时,往往是抱有另一些“战略目的”,例如滴滴和快的叫车大战背后,是腾讯和阿里巴巴对移动支付场景的争夺。所以他们优先考虑的并非产品和用户需求,而是如何在短期内抢夺市场份额。这导致一旦创业者被BAT牵着鼻子走,那么只能获得被拔苗助长的结果。
对创业者而言,也许Uber是个很好的学习案例。这家估值达到180亿美元的硅谷新贵虽然接受了大量的投资,但它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发展节奏——通过试运营、正式运营等分步走的方法,它先进入一个街道,再进入一个小区,最后扩展到一个城市。与此同时,它也更注重怎么让自己的产品变的有趣——时不时让自己的司机们“变身”搬家工、快递员和超市服务员……它没有蛮横、粗暴的“资金补贴”,但从不缺少关注和用户。
所以,作为创业者,当BAT又要重复那场血雨腥风、粗暴蛮横的布局大战时,你是在狂欢、恐慌,还是继续做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