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办公室3日突然释放震撼消息,称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已就促成乌东部地区实现“永久停火”达成共识;数小时后,同一办公室发“改稿”,文中“永久停火”变成“停火进程”,实际意义相去甚远。而在克里姆林宫,普京的新闻秘书用一句“俄罗斯不是冲突方”从根本上否认所谓的停火,因为俄罗斯“压根儿没有开火”,此言颇具俄罗斯外交政治的风范。
几番言语周折,苦了欧洲股市汇市经历一天浮沉,也给即将于4日举行的北约峰会平添一份复杂的神秘负担。
误听、误读、误解,虽是外交常事,却不太可能出现在波罗申科和普京的对话中。两人语言障碍不多,错听幻听几率不高,把停火进程误判为永久停火的可能性更不该出现在外交场合。
结合近期局势,双方一如往常口诛笔伐剑拔弩张,时常互抛狠话反唇相讥。特别是,未来短期内有两大重要动向值得关注,一是北约峰会以及5日欧盟可能对俄罗斯追加的严苛制裁,二是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本月将在俄南部举行大规模军演,乌克兰局势似乎正在走入一个不能回头的死胡同,加上双方互不妥协,乌克兰东部地区之乱难见出路。因此,在这一时刻,用一则停火消息和一则“改稿”不失为一种缓和局势、留出余地的策略,借媒体之力,把俄乌总统通话的事实再炒一把。
无论是抢跑出现的“永久停火”消息,还是紧随其后的“改稿”,在实际作用上,都可能对眼下态势创造一个缓冲空间。既然双方正在谈“停火”,而且可能有“共识”,欧盟在制裁俄罗斯时就可能会有所忌惮,而俄罗斯在演习时恐也会有所收敛。既然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至少互留余地且不失面子。
对这一判断,两拨人看得清楚。一是仍在乌克兰东部地区蓄势的地方武装,二是美国。在“永久停火”消息传出后,乌克兰东部地方武装随即表示怀疑,称不看好任何突破,己方仍坚持乌政府军撤军的诉求。而在美国一方,正在爱沙尼亚访问的总统奥巴马第一时间提出疑问:“现在搞清楚‘永久停火’的含义为时过早。”
奥巴马对“停火”不做公开判断,但对屯兵波罗的海的策略义无反顾。在爱沙尼亚,他承诺增派战机追加部署,用美国特有的“空巡”方式施压俄罗斯。至此,乌东部地区这副棋局继续走在老路上,几大力量各布各的棋子,相互牵制。下一个破点,需看5日的欧盟对俄制裁,是继续不痛不痒,还是下狠手遂了美国的心愿。作者:文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