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兩岸貨品貿易協議第9輪談判,昨日起連續三天在台北舉行。台灣能否說服大陸,在汽車、工具機、石化和面板等四大產業底線「松動」,備受業界關注。台灣主談人「國貿局長」楊珍妮表示,雙方昨日主要盤點過去協商內容,包括協議文本、9個章節條文、3項附件,并且重新確認市場開放內容。
面板工具機難闖關
這次重啟貨貿談判,距去年10月已相隔11個月。據悉,雙方將依照「5個籃子」的規劃,來進行貨品貿易談判,5個籃子就是把6000到7000項商品進行分類,分成立即降稅、5年降稅、10年降稅、15年降稅,以及其他等5種。台灣將力爭石化、面板、工具機、鋼鐵、汽車都可放入A籃,其他毛巾、織襪等競爭力較弱的產業延長降稅或不降稅。楊珍妮對此指出,各籃子貨品目前都還在協商中,還未確定,昨日也還未觸及到實質內容。
據官員透露,台灣在汽車產業首要目標,是兩岸小汽車進口零關稅,考慮雙方市場規模懸殊,台灣擬依據比率原則,以雙方每年進口車輛數之一定比率,訂定初期進口配額,可能設定25%的目標。台灣每年進口轎車4.2萬輛,大陸進口40萬輛;25%的限額意味:大陸每年銷台汽車配額為1.05萬輛,台灣銷陸年配額則是10萬輛。
石化產品部分,台灣希望大陸能以石化產業鏈上下游整合的角度,評估塑化原料出口免關稅的依據。工具機部分,由於陸方將其視為民族工業,認為工具機發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增加國防競爭力,因此極力保護,預期談判恐有一定難度。
台農產品暫不開放
另一方面,面板因占台灣對大陸出口近1成,金額龐大,目前關稅約5%,但因面板為大陸重點扶持產業,隨著大陸面板廠產能陸續開出,因此屆時爭取恐得花費一番功夫。
除了台灣提出希望納入降稅產品外,陸方也極力爭取台灣開放農產品及民生用品等。由於上述屬島內較為弱勢產業,台灣將全力力守農產品不開放、為弱勢產業爭取緩冲等原則,此外,為替台廠守住大陸市場,也將爭取貨貿至少不要晚於中韓FTA半年簽署。
由於兩岸服貿協議在島內引發爭議,遲遲未能通過,傳出陸方對貨貿即使談完但能否生效表達疑慮。對於貨貿重啟后的首場談判,楊珍妮會后接受訪問時強調,「我們談得很好」。台灣也向大陸表達,由於服貿因素,因此需加強與台灣各界溝通,希望未來在雙方互相諒解情况下,共同創造一個比較好的契機。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雙方還就3年多來協商內容進行總盤點,包括協議文本、9個章節的條文、3項附件及重新確認市場開放內容。
至於這次談判是否會訂下貨貿協議整體降稅幅度及目標,楊珍妮坦言,因目前雙方還在互相了解產業結構問題、產業發展項目,因此這次恐怕還沒有辦法訂下自由化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