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恐怖的不是杀戮,而是用杀戮控制世界的野心。
“伊斯兰国”14日公布斩首英国人质戴维·海恩斯的视频,除了多一次向人类展示极端恐怖主义组织违背伊斯兰教义的凶残外,更明显的目的是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及其最主要盟友英国,展开心理战。
所谓杀人诛心,ISIS这套策略已在杀害两名美国记者后取得效果。
上周,《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台共同完成的民调显示,美国民众观点急剧趋于强硬。71%的受访者支持轰炸伊拉克,65%支持轰炸叙利亚,就前一选项而言,6月和7月的民调中分别只有45%和54%表示支持。后一项数据已达到一年前的一倍,那时,美国几乎以阿萨德政府使用化学武器为由对叙利亚动武。
有意思的是,《赫芬顿邮报》和YouGov于9月初完成另一项民调,结果显示,美国人其实根本不太清楚他们的军队在轰炸哪些国家。62%的受调查者确定炸弹落在伊拉克的地盘上,三分之一的人相信美军在叙利亚展开空中打击,甚至有7%以为美军正轰炸加沙地带。
将上述两个民调放在一起考察,不难得出结论,直观而血腥的斩首画面直接影响了美国的公众心理,导致美国人在并未增加背景知识的情况下,作出与此前完全不同的决断,而公众心理的改变无疑将直接影响美国政府外交和安全政策,进而会让奥巴马陷入尴尬境地。2008年,奥巴马以“改变”为口号上台,最取悦选民的政策之一便是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抽身,如今,大兵们总算撤得七七八八了,如果民众又要求他下达命令回去,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破坏诺言,还是顺应现实?
事实上,奥巴马已经不得不审慎地有所行动。上周,在与十多位最知名的媒体记者和专栏作家座谈后,奥巴马发表了扩大对“伊斯兰国”军事打击的讲话。虽然,他依旧坚持美军地面部队不会踏足的底线,但明眼人都知道,他在讲话中提及的5亿美元主要不是用于空袭—对空军来说,这点预算太少了—而是支付给私人安保公司,那是年初国会批准的50亿美元“训练和武装盟友反恐”专项经费的一部分。事实上,夏初之时,美国在伊拉克的主要安保承包商便接到两项重要调研任务,其中之一是,评估为伊拉克国防部和反恐中心提供安全顾问服务的成本。
说白了,中期选举即将于秋天到来,奥巴马眼下想出两全办法,那就是,让别人的鞋,而非美国士兵军靴,在伊拉克沙漠中留下印记,但这还经得住“伊斯兰国”的冲击吗?比如砍下另一个美国人的头颅。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奇斯14日发布博客,判断颇有道理:与越南战争类似,打击“伊斯兰国”正变成美国的内政事务,这是件危险的事情。
通过杀害一个人,影响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政治。这是不是“伊斯兰国”的设计,现在不得而知,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的确太可怕了,真不是杀人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