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2014年9月23日至24日,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中方首席代表、外交部边海司副司长易先良与日方首席代表、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审议官下川真树太分别率团与会。”24日,这条题为“中日重启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的消息出现在中国外交部网站上,根据其发布的信息,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海警局、总参谋部等部门及日本内阁官房、外务省、文部科学省、水产厅、资源能源厅、国土交通省、海上保安厅、环境省、防卫省等部门分别派人参加。双方就东海有关问题及海上合作交换意见,并原则同意重新启动中日防务部门海上联络机制磋商,以及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举行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下一轮磋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5日表示,重启海洋事务磋商有利于中日管控海上摩擦和危机,但在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上,日方应“显示诚意,拿出实际行动”。
24日,日本外务省也向媒体公布了日中重启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的消息,引起日本媒体关注。24日就此事发布消息的日本共同社25日又刊登分析文章称,“两国重启海洋磋商或因存在共同担忧”,双方都非常担心,若因钓鱼岛问题日中防务部门对峙继续,有可能发生意外冲突。文章称,去年1月发生中国舰船向日本海上自卫队护卫舰照射火控雷达事件,五六月又多次发生中国战机接近自卫队飞机事件,局势日趋紧张,而双方迟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头绪。日本防卫省与自卫队和中国军方缺乏沟通让双方都产生了危机感,因而促成此次会谈。
“从双方海事机关的相互理解及强化合作、意见沟通以及危机管理上看,(此次磋商)是极有意义的”,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25日上午在记者会上做出这一表示,他同时提及正在中国访问的日本经团联会长24日与中国副总理汪洋进行会谈。菅义伟就此表示“希望日中尽早重启高级别经济对话”。
英国路透社称,正在中国访问的日本日中经济协会代表团以张富士夫(丰田汽车名誉董事长)为团长,成员多达创纪录的200人。根据日方成员对会谈做出的说明,汪洋表示“中方很关注日本国内重视两国关系改善的声音日渐高涨的现状”,“希望尽早举行经济高层对话”。《日本经济新闻》称,日中经济高层对话2007年在北京首次举行,自2010年以后中断至今,有分析认为是受到了日中关系恶化的影响。该报称,该团此次访华未能见到中国最高领导人,“似乎中日两国在经济面的融冰还需要时间”。 “这是中日之间最新的缓和信号”,日本《外交学者》25日刊登学者蒂耶兹的文章称,中日关系自2012年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以来以“大头朝下”的态势一落千丈,安倍上台后不但没改善,反因他2013年参拜靖国神社以及今年解禁集体自卫权而进一步恶化。在如此紧张的局势下,两国能在海洋事务这一重大领域重启磋商,已是“非常积极的信号”。文章认为,中日防务部门间如不能建立热线,海上的零星摩擦很可能引爆全面热战。 24日,美国《华尔街日报》也因中日重启海洋事务磋商认为两国关系出现“明显缓和”,文章认为,恢复磋商有两大意义:缓和两国领土争端;为两国领导人实现多年来首次会晤铺路。 像《华尔街日报》这样从“中日恢复海洋磋商”到“日中首脑会谈”的联想,25日东京舆论场上不少人也有。共同社当日猜测“中国对日政策“从此前拒绝对话转变为对话路线”。日本《每日新闻》称,前首相福田康夫7月在北京与习近平进行会谈,提议在APEC峰会举行日中首脑会谈;8月在缅甸中国外长与日本外相有过交谈;24日汪洋会见日本经济代表团,中日关系改善的好兆头已经出现。 “只要看看此次海洋磋商的层级(副司局级),就会发现此次高级别磋商的级别并不很高,且会谈主要领域限定在避免在海上出现危机,防止因对峙出现擦枪走火上”,25日,一名熟悉中日关系的观察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仅就此次磋商联想到中日关系已然缓和,甚至认为首脑会谈几率大增,有些“想太多”。一名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日本资深媒体人同日对《环球时报》表示,避免海上冲突是中日间当务之急,能就此展开磋商自然是好事,但这是否意味着两国关系好转尚不确定。虽然日本舆论对两国首脑11月会谈表示乐观,“但在我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双方的问题在于认识差距:日本认为只要首脑见面,一切麻烦都能解决,中方则认为见面必须有成果,但安倍目前只动动嘴,拿不出什么成果能让中国认可,两国关系未来还很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