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0

藉貿易谷增長恐難复制

2014-10-14
来源:香港商报

   多因素掣肘對經濟貢獻度 藉貿易谷增長恐難复制

  決策層力爭使全球經濟免於陷入成長低迷的「新平庸」狀態,但他們不能再指望全球貿易來挑大梁。路透社昨日刊文分析稱,在最近這場金融危機之前的20年中,國際貿易扶助全球經濟渡過了許多難關,當時的貿易增速差不多是經濟產出的兩倍,但這一引擎如今正接近燃料耗盡。中國和俄羅斯的經濟開放,以及全球供應鏈把新興國家工廠與發達國家富裕的消費者聯繫起來,由此帶來的激勵效應已基本消失殆盡。

  「自制最終商品投入品」回歸對那些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上周會議討論的官員來說,上述所說的實在是個壞消息。IMF總裁拉加德之前警告全球經濟可能陷入長期低成長狀態,此次IMF和世行會議即聚焦於如何防止這種情况發生。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計算,貿易和跨境資金流動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高達四分之一,如果貿易增長減速,決策層就需填補這一缺口。

  IMF稍早下調全球經濟成長預估之際,還預測2016年起的10年內,平均貿易年增長率僅4.2%,相比之下,在2008至2009年金融危機前的10年平均貿易年增幅達6.7%。貿易增幅放緩有一個再明顯不過的原因︰像中國那麼大規模的經濟體撤除貿易壁壘的效應很難复制。而其他新興市場變得更為富裕,經濟面須迎頭趕上的程度減小,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間薪資差距也縮小,并重新出現回歸國內制造最終商品投入品的趨勢,加重了貿易增速的放緩。

  受需求疲軟及地緣政治拖累

  RBC全球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分析師賴瑟爾玆預言,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將比此前20年減少0.5個百分點,一半是因為全球需求疲軟、貿易壁壘及地緣政治緊張形勢,而一半則反映出貿易勢力分配情况的永久改變。他說︰「我們可預期部分喪失的貿易將會恢復,但現實上,許多喪失的部分可能再也回不來,實際上我們可能走上全球化降低的境地,這主要是由於貿易流量降低,但或許也是因為遷徙族群和金融資金流減少。」

  因此決策者面臨重大壓力,需盡可能地通過世貿組織(WTO)羽翼下深遠廣泛的地區和全球性協定及標準,來重拾動能。WTO總干事阿澤維多說︰「我們一直太過依賴過去貿易開放的影響。」他在IMF的指導委員會敦促決策制訂者,支持削減海關繁文縟節全球協定時表示,這份協定當前因印度的反對而受阻。

  分析師預計,當這些改革完全落實后,每年將提高全球產出1萬億美元,相當於給予全球經濟1.3%的提振。這大約兩倍於進行中的全球兩大貿易協議的總效果,包括美國與歐洲之間,以及12個環太平洋國家(含美國、日本、加拿大和澳洲)間的協議。

  科技料助服務業貿易擴張

  華盛頓智庫Progressive Economy的分析師格雷塞爾表示,隨着科技創新為跨國教育和醫療保健服務帶來便利,服務業貿易將得以擴張。僅在美國,通訊、金融等因特網相關服務業占出口比重就從2000年的7.6%增長到了2012年前的11.7%。他說︰「這種發展的自然路徑就是帶動服務業,就像二十世紀下半葉制造業貿易與資源和農業聯繫日趨緊密一樣。」

  滙豐全球首席分析師簡世勋稱,拉美、亞洲、中東及非洲國家間貿易仍有提升潜質,這些地區并未充分受益於近幾次貿易增長浪潮。他同時認為,所謂的南南國家貿易增長和發展中國家服務業需求上升的影響,將遜於1950年代以來貿易對全球經濟增長0.5至1.0個百分點的平均貢獻。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