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8

魯煒妙答媒體:可能有分歧,不能沒溝通

2014-10-31
来源: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宋識徑李丹丹)昨天下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介紹即將在下月19日至21日在浙江烏鎮舉辦的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和浙江省長李強一起到會向媒體介紹情況。魯煒是記者出身,在互聯網興起之初就與網絡結緣。任職高位之後,仍然保持著互聯網“開放包容”的基因。

  昨天發布會的主題是介紹“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情況,但是媒體除了對大會籌備情況關注,也接連拋來“敏感”問題,為什么Facebook在中國無法訪問?中國政府是不是在收緊網上言論?

  對這些問題,魯煒沒有回避。魯煒的想法是,“我們可能有分歧,但我們不能沒有溝通。”

  輿論對此評論說,魯煒在發布會上的表現,表達了誠意,也顯示了智慧,最重要的是讓外界看到了中國管理互聯網的法治思維。

  “我沒辦法改變你,但是我有權利選擇朋友”

  在回答了幾個“常規”問題之後,“燙手的山芋”被記者拋來。

  一位外國記者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關於Facebook的。他問,西方一些網站比如Facebook在中國無法訪問,請問中國為什么要關閉這些網站?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網絡刪帖關閉賬號的。這位記者問:是不是中國政府要收緊網上言論?

  這樣的問題,在不少場合被提出過。有些官員曾經避而不答。一位記者判斷:其實回答問題的官員可以回避,請記者提出與發布會主題相關的問題。

  魯煒沒有回避,直接“接招”。

  魯煒說,我沒有用過這些網站的體驗,我不知道它們是不是被關閉。他坦承:但有些網站無法訪問的情況,我想可能是存在的。

  不過話鋒一轉,魯煒說,我要說明的是,我們的管理都是按照中國法律進行的,我們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依法維護中國的國家安全和中國消費者的利益。

  接下來,魯煒開始和記者“拉家常”:我們沒有關過境外的任何一家網站,你的網站在你家裏,我怎么可能跑到你家去關你家的網站呢?

  魯煒說,中國曆來都是好客熱情的,但是誰到我家作客,我是有選擇的。我可以講兩句話,我沒有辦法改變你,但是我有權利選擇朋友,我希望到中國來的都是朋友,是真朋友。

  不能既掙了中國的錢,還來傷害中國

  魯煒的回答,沒有完全消解記者對這個問題的疑慮。

  又有記者提出,“我記得您表示這樣的網站不可能讓它進入中國,中國馬上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制度。請問您怎么看待外界一些評論,認為這個制度的實施就是在阻止有些外國的企業進入中國?”

  魯煒回應說,這是一條虛假新聞。他話鋒又一轉:當然,我也沒說“臉譜”就可以進入。

  “我既沒有說它不可以進入中國,也沒有說它可以進入中國。”

  當媒體以為他在“打太極”之時,他接下來馬上亮明底線:外國互聯網企業進入中國,我們的底線就是要符合中國的法律法規。

  魯煒說,法律法規就兩條底線,一是不得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二是不得傷害中國的消費者利益。

  “我們現在不能允許的是,既占了中國市場,掙了中國的錢,還來傷害中國。”魯煒說,只要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我們歡迎世界所有的互聯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市場確實太大了。

  魯煒坦承,中國確實發布了建立網絡安全審查制度的消息。“我們網絡安全審查制度是從哪兒來的呢?是從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學來的。”魯煒說,我們的網絡安全審查制度是為了維護網絡安全和國家安全、維護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維護中國消費者的利益。

  魯煒又一次“滴水不漏”,他表示,此舉並非針對某一個國家、某一個企業——當然,也包括一切國家和所有的企業。

  在場媒體記者私下議論,魯煒今天的表現符合他一貫的作風:底氣十足。

  在魯煒看來,這樣底氣來自於“中國互聯網是開放的,中國在互聯網管理上沒有做虧心事”。

  發布會臨近結束,魯煒說,我願意與全世界媒體朋友交往,我也希望這種溝通交流是通暢的。

  “我反複說,我們可能有分歧,但是不能沒有溝通。”魯煒向記者們告別:我期待著經常與你們見面,我也期待著和全世界的媒體就中國互聯網管理聽取意見、溝通想法,形成共識。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