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5

廣州抽檢洗護產品 寶潔等大牌洗發水"短斤少兩"

2014-11-14
来源:南方日报 
  微熱點
 
  日前,廣州市質監局對廣州地區生產流通的洗發液、沐浴液等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進行了計量監督抽查,公布的抽查結果通告顯示,聯合利華、寶潔、歐萊雅、屈臣氏四大品牌均上黑榜,包括7批次多芬系列沐浴乳、7批次清揚系列洗發露、1批次多芬洗發乳和1批次力士洗發乳出現“短斤少兩”現象。對此,消費者們紛紛表示“出乎意料”,企業的解釋則是“計量標準不同導致結果誤差”,但業內專家卻直指問題背后由原材料價格上升帶來的“成本控制”動機。
 
  曝光:國際大牌竟然也“短斤少兩”?
 
  從廣州市質監局的通報中可以發現,不合格產品多為700毫升以上的大包裝,其中聯合利華不合格產品多達16個批次的不同類型產品,清揚洗發露凈含量平均少5毫升左右,多芬沐浴乳的凈含量平均少10毫升左右,最多高達20毫升。此外同樣被抽查出“短斤少兩”問題的還有寶潔旗下的1款玉蘭油沐浴乳、歐萊雅1款洗發露以及屈臣氏一款沐浴露。
 
  消息公布以后,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多家超市及化妝品店發現,此次被曝光出問題的產品大都仍然還在貨架上正常銷售,而大多數消費者還沒有得知其存在問題。
 
  而當記者將這些大牌日化產品被曝光“短斤缺兩”的問題告訴消費者時,許多知悉消息的消費者的第一反應是“出乎意料”。“從來沒有想過這樣大牌的日化產品也會出現短斤少兩這樣基礎性的問題。”有不少消費者表示,基于對大牌的信任,平時從來不會去留意這些日化用品的凈含量是不是充足,更不會想到其會在這么基礎的方面出現問題。而當這些問題被曝光后,很多消費者也坦言對大牌感到“失望”,“有種信任被辜負的感覺。”
 
  不過,也有消費者會對這些大品牌繼續寄予信任和信心。“也許不是品牌商的過失,也許是包裝裝瓶的程序中出現了問題,品牌方面也是受害者。”一名正在某超市選購洗發水的主婦這樣表示。
 
  回應:計量標準不同導致檢測結果誤差
 
  當大牌日化產品被曝光“短斤缺兩”的問題之后,相關涉事企業和品牌也相繼做出回應,所提到的解釋大都是由于計量標準的不同而造成檢測結果差異。
 
  被曝光面最大的聯合利華中國方面在回應媒體采訪時表示,聯合利華已經與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取得聯系,將積極配合客戶和質監局進行相關情況的調查和處理。而對于為何出現“短斤缺兩”的問題,聯合利華相關負責人則解釋稱,工廠在灌注產品時是按照重量單位計算的,如果換算成容積單位,要受到氣溫、配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可能會在數據上造成細微的差別。但同時該負責人也表示:“標準就是標準,公司將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要求,調整設備,今后保證不再發生類似情況。”
 
  寶潔公司也在聲明提到計量標準的不同可能導致檢測結果有差異,“可能由于特殊的溫度和存儲條件,在存放一段時間后,個別沐浴乳產品的密度略微變大變黏稠,從而體積相應微弱地減小。”玉蘭油品牌方面也回應表示,針對此次廣州市質監局的抽查結果,正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工作,將盡快找出原因,并強調公司各批次庫存玉蘭油沐浴乳都是符合國家規定的。
 
  歐萊雅方面也表示,公司已聯系廣州市質監局希望了解具體產品批次的信息以便展開進一步調查,同時還保證“歐萊雅公司絕不存在偷工減料行為”。
 
  屈臣氏方面采取的措施則更為直接,在獲悉不合格消息后,屈臣氏方面已通知全國店鋪對所有批次的屈臣氏滋潤沐浴露(錦簇花香)1升裝產品進行下架處理。
 
  追問:“短斤少兩”問題源于成本控制?
 
  對于各大品牌給出的解釋,日化行業專家、廣東精實營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建軍認為,“這些說法在理論上都可以解釋得過去,但如果深究的話還是會發現一些深層的問題。”他解釋說,“短斤少兩”的問題以前在外資和本土品牌當中都有出現過,但據他對本土品牌的了解,在灌裝方面基本是按“雙重標準”來要求,比如標準容量是750毫升,在實際灌裝時就要調高10毫升,以防止在流通過程中由于泄漏、溫差、凝結等原因造成容量缺損。
 
  一向講究品牌形象的外資品牌產品此次出現如此普遍的“短斤少兩”問題,在馮建軍看來,背后的誘因還是在于原材料成本上揚給外資企業帶來的成本控制壓力。他解釋說,外資品牌產品銷量巨大,光是海飛絲的一件單品一年的銷量就超過十億支,如果每一件產品的容量多一點或者少一點,加起來的總量都很驚人,在這方面企業“應該有成本控制的考慮”。另外,他認為,像寶潔這樣的外資集團已經壟斷了中國洗發水市場50%以上份額,所以不再那么有動力給消費者實惠,對本土品牌競爭對手也缺乏關注,也可能給他們的流程、品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意識松懈。
 
  還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媒體表示,大型企業對于沐浴乳等產品一般采用自動化灌裝,灌裝劑量都是調節好的,單瓶劑量可能產生誤差,但誤差不是很大,如果每瓶的凈含量與標準含量差別幾乎一致,很有可能與自動化灌裝設備劑量調節有關。但這一說法尚未經證實。
 

  至于這一事件究竟如何處理,廣州市質監局的通報已經顯示,根據本次計量監督抽查結果,已責成相關區質監局對抽查不合格的產品及其生產銷售企業依法處置。南方日報記者 趙新星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