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期盼的「滬港通」將於明天正式開通。對內地及香港來說,此舉標誌兩地在金融領域合作邁出重要一步;長遠而言,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香港地位勢將更加穩固。展望未來發展,本港各界普遍認為,兩地證券「互聯互通」將隨滬港通得以實現,這一模式勢會擴展至債市、商品及期貨三大領域。
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 陳輝 李逸嘉
金融業開放對中國來說,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2007年,國家外管局就已公布「境內個人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試點方案」,透過單向方式實現「港股直通車」,惟當時礙於外匯管制及資金流動監管問題,最終計劃「煞停」。及至今年4月份,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時宣布,建立香港及上海證券市場「互聯互通」機制 (即「滬港通」)。李總強調,此舉是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重要一環;中國將繼續提升對外開放的層次及水平,加快內地與國際金融市場融合。
合作: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
雖然滬港通宣布至今只有7個月時間,期間要解決稅制及人民幣兌換等問題,加上此舉屬史無前例舉措,但無論如何,滬港通啟動既意味內地及香港證券市場開展融合之旅,更標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隨著這列「1117次」列車開動,人民幣國際化踏出重要一步。
滬港通得到落實,還意味著兩地金融領域合作步入新臺階。港區人大代表劉佩瓊認為,過去內地證券市場一直以「封閉」模式操作,隨著滬港通開通,香港除了可協助內地證券市場「擴容」,內地更可利用香港證券市場實現金融業與國際接軌的宏願:「過去,內地金融市場結構未能與國際成功接軌;但滬港通落實後,透過兩地證券市場互聯互通,內地金融市場既可利用香港邁向國際標準,更可透過增加與國際投資者購買內地證券的意欲,大幅提升內地股市市值。」
立法會議員張華峰則認為,在滬港通基礎之上,內地及香港可透過加強金融領域合作,藉此將內地與香港資金流動變得更加透明:「滬港通落實前,受制於資金流動限制,大部分內地資金皆透過『非正式』渠道投資香港證券市場;但隨著滬港通啟動,所有『南向』(即內地流向香港) 的資金,皆可利用滬港通這個合法途徑,在香港證券市場進行交易。」
利好:港國金中心進一步確立
從宏觀角度看,啟動滬港通有利內地資金實現「北水南調」。那麼,滬港通又如何長期利好香港資本市場呢?劉佩瓊說,隨著滬港通實現,國際資金可進一步利用香港進入內地市場,繼而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在上述背景下,香港將可透過滬港通發揮其作為國際融資平臺的特色,繼續吸引國際企業來港融資。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合夥人歐振興表示,滬港通既帶動人民幣國際化,亦促使內地股市國際化;在港上市的H股,既可把香港模式帶進內地,在兩地互動得以加強背景下,內地法制將可朝向香港靠攏。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滬港通機制下,香港可繼續發揮其作為連接中國及全球金融業的角色:「滬港通既幫助內地『走出去』,外國投資者亦可透過香港進入內市場購買A股。在此背景下,香港可繼續擔當 Bring China to the world (帶領中國面向世界)以及 Bring the world to China (把世界潮流帶至中國) 的橋樑角色」。
歐振興認為,滬港通可提供機會予內地投資者,讓他們涉獵過去從未觸及的投資領域。他表示:「香港不少股份皆涉足海外業務,由於內地證券幾乎只放眼內地,滬港通確實可給予內地股民機會,讓他們可參與海外投資,而這亦可進一步確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未來:先開深港通再開商品通
滬港通開啟兩地金融業融合的第一步,但相關機制只涉及滬港交易所「互聯互通」。在可見的將來,是次滬港通的成功案例,將可延伸至哪些領域,從而將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做大做強?
劉佩瓊說,滬港通啟動後,可先將放寬領域擴張至債市,再放寬至商品等領域,實現「債市通」「商品通」。
張華峰則認為,應先實行「深港通」,再將內地及香港金融業「互聯互通」,擴張至證券以外領域,包括商品及期貨等。
另一方面,滬港通開通一刻,正值非法「佔中」處於強弩之末。短暫的政治衝突,究竟會否影響中央視香港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想法?劉佩瓊坦言「不會」,認為雖然「佔中」的確對香港造成一定程度的動蕩,但據她了解,中央在過去10多年,一直肯定香港在中國金融業改革進程所扮演的角色;而此時此刻,中央正式落實開通滬港通,正好是進一步確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業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