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下午,著名80后作家蒋方舟在北京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就在前两天,她对先锋诗人乌青所创“乌青体”的力挺遭受网友质疑,蒋方舟在回应此事时表示,乌青是在很努力的探索语言极限,“对陌生的东西不应该拒绝,而是要尊重。”同时蒋方舟也谈到了在《新周刊》的工作,她说,自己对工作没多大野心,写好小说才比较重要,也没兴趣把作品改编为影视剧,“剧本是个产品。小说则更像一个作品,是作者自身意愿的体现。”
谈创作:对职业没野心 剧本是产品 小说是作品
几乎是从毕业以来,蒋方舟这位被称为天才美女作家的80后姑娘一直在《新周刊》工作,她常说自己是个对职业没什么野心的人:“让我有足够的自由做一件有成就感、觉得快乐的事情,这是我对工作的全部理解,至于改变媒体行业、格局,这不是我关心的内容。”
蒋方舟同样对将作品改编为影视剧也没有多大兴趣。她表示,在可预见到很长的时间内都不会从事相关事情,“我觉得还是把小说写好比较重要。”
“剧本是产业链中的一环,是协调了各方利益后的产品,融汇市场、导演、制片方等各方面的意愿;小说则更像一个作品,是作者自身意愿的体现。”蒋方舟表示,真正的作家或许并不在乎市场的反映、是否会被承认,只是在乎能不能完整准确表达出自己想说的内容,这就是产品和作品之间的区别。
“现在很多小说改编成剧本。二流小说能改编成一流电影作品,但是一流的文学作品永远不可能改编成一流影视作品。”蒋方舟给出了自己的界定,“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几乎没有一个让人特别满意的(影视)版本。文学和影视中间还是有距离的。”
“是把写书看作是读者交流的方式?还是改编成影视的跳板?我觉得关键是创作者自己态度,永远不能责怪读者变得过于浅薄。”蒋方舟如是说。
谈阅读:阅读不会“死” 形式不重要 关键在文字本身
阅读,一直是蒋方舟喜欢做的事情之一。现在她每天仍然会会把6~10个小时的时间花在写作、阅读上,既包括新人新作,也有过去的名家经典,只是和以往不同,她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逐渐从纸质书转移到电子书或各类客户端。
“手机电脑也好,纸质书也好,阅读的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文字本身。”蒋方舟也注意到自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的现象,虽然有不少网友批判这样的阅读形式过于肤浅,但蒋方舟对此并无多大担忧,“我自己用KINDLE看书比较多,只要在上面能买到(的书)都不会再买纸版,因为我们家书柜都放不下了。”
玩笑过后,蒋方舟也郑重的表示,虽然目前人们逐渐习惯了在客户端看新闻、书籍,但这并不代表“阅读已死”,因为阅读是一个永远的需求,跟人们吃饭睡觉、爱漂亮差不多,“人们需要靠阅读体会在生活中没办法体会到的情感与经验,必须靠其他媒介而且是超越电视化等平面媒介的东西来帮助代入。”
前段时间,恰逢“卡夫卡”小说奖颁发,蒋方舟和阎连科等人一同前往捷克,了解到国外读者对中国文学的月度情况。那次的经历也让她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走出去”颇有感触:“确实能够看到中国作家作品被翻译出去,国外的读者对中国文学的理解不再是苦难、农村,而是开始关注到中国都市和中国的变化,这是老作家为年轻作家创造的好环境。”
回应“乌青体”争议:对陌生的东西不应拒绝,要尊重
就在前两天,先锋诗人乌青的“乌青体”诗歌走红,甚至出现已出版的作品缺货加印的热销情况。但这似乎并不是由其充沛的可读性影响所致——不少网友指出,乌青作品中类似“白云啊,真白”之类的句子简直让人“无法直视”,直指这些作品为“废话体”,而蒋方舟却在微博上旗帜鲜明的表示对“乌青体”的欣赏,一时引起议论纷纷。
“我很欣赏‘乌青体’,也欣赏乌青本人。”蒋方舟仍然直言不讳地对记者亮出自己的观点。她提到了时下一个现象:当人们谈到经济学、物理学等内容时,遇到不懂得内容总是比较敬畏,但是看到电影文学有不懂的内容就会鄙视的说“不懂”,言下之意好像拒绝“再懂”。蒋方舟认为,文学也是一个学科,在主题思想、语言方面都有特别重要的贡献。
“乌青不是一个哗众取宠的人,他是认真在探索语言的极限,尝试有没有一种语言可以超越(现在)的(文学)语言,并认为‘废话’是可以的。”蒋方舟认为,对于读者来说,可能像做阅读理解,碰到无法归纳主题的作品会紧张、有陌生感,但对陌生的东西不应该拒绝,而是要尊重。
比如正在看的《金瓶梅》,蒋方舟在读完全本后也有了不同的感受:“我小时候看的不仔细,现在完整的读完,书中的写作技巧和情感、内敛与慈悲是我之前没有体会到的,某种程度它动人程度超过了《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