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進行市場調查後發佈 《央行降息 八大券商暫未下調兩融利率》和《券商融資成本下降 投資者呼籲下調兩融利率》兩篇文章後,引起市場強烈反響。不少投資者紛紛對 《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在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後,希望券商也能下調兩融利率。
私募:兩融利率不該一刀切
“儘管目前市場環境還不錯,但是8.6%的融資成本感覺還是有些偏高。”一位元付姓私募人士昨日對記者指出,“儘管市場火爆,兩融交易、特別是融資交易需求巨大,但對投資者來說,還是要承擔較大風險。另外,監管層希望投資者能夠更加理性地價值投資,但是8.6%的融資成本,相當於半年就必須要有至少4.3%以上的回報率。實際上,以我的經驗,融資買入後,反而操作頻率會更高—畢竟是借來的錢,而且成本很高,所以有時漲了一點就會賣出,或者稍微跌一點就止損出局。”
這位付姓私募人士還提到,今年以來貨幣市場的資金成本一直在下行,但券商兩融還在搞“一刀切”,在他看來並不合理。“比如現在銀行的貸款、存款、各種理財產品,都已經搞利率市場化了,證金公司的轉融通利率也非一成不變。那麼對投資者來說,兩融利率市場化隨行就市才是合理的。”
他認為,目前對於投資者兩融帳戶轉戶的限制,成為保護券商兩融業務的壁壘。“融資融券剛推出試點的時候,證監會為防範風險給出的視窗指導要求,投資者申請辦理融資融券業務需要開戶18個月以上。在兩融業務轉常規後,現在大部分券商將兩融開戶期限調整為開戶滿6個月。但是現在行情那麼好,如果轉戶到其他券商就得等六個月才能再開融資融券帳戶。錯過了這波行情實在可惜,所以這樣的規定就削弱了券商兩融業務的競爭。馬上一碼通也要來了,互聯網金融時代,這樣的轉戶限制應該取消,在A券商開過融資融券業務,那麼轉戶到B券商業應該馬上能開融資融券業務,只要資信狀況好,就不應該設置時間門檻。特別是在政府簡政放權的當下,應該取消這樣的不合理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分析師也明確表示,降息後券商的融資融券等資本仲介業務利差將擴大。如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就指出,此次降息打開了降息通道,有助於券商利用直接融資的優勢,獲得低成本資金,在資產端利率並未產生明顯下降的階段中,進一步擴大資本仲介業務的利差。
券商債務融資成本今年大幅下降
事實上,早在降息前,券商的資金成本就已經出現連續下降。
一般來說,目前券商的資金來源主要有三種:一是留存利潤後自有資金的增加,二是增發股票融資,三是債務性工具融資。
以短期融資券為例。這種工具是近年來券商們較為青睞的品種,期限較短,一般在銀行間市場發行。
10月15日,中信證券發行了2014年第9期短期融資券,期限為91天,一共發行50億元,票面利率為4.40%,計息方式為利隨本清。而在9月4日發行第八期短期融資券的時候,同樣的金額和期限,最終招標利率為4.57%,較10月15日高17bp(基點,萬分之一)。
年初的時候,中信證券短期融資券的中標利率更高。如1月9日發行的2014年第一期40億元短融,票面利率為6.15%;到了2月14日發行第二期時下降為5.56%,自4月以後每一期短融基本都是穩定在5%以下。也就是說10月降息前,中信證券發行的短期融資券利率成本已經較年初下降了175個基點(1.75個百分點)。
中信證券短期融資券利率下行也和整個債券市場情況一致。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發行的75只短期融資券,其加權平均票面利率為6.32%,是2014年最高水準,隨後一路下探,至6月發行的123只短期融資券加權平均利率下降至5.00%。其後除了9月略有反彈,短融發行利率一直處於下行狀態,11月1日至25日所發行的136只短融,加權平均票面利率為4.41%,較年初下降了191bp。
各大券商是否調整兩融利率,《每日經濟新聞》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