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原名「大步」,直至清朝光緒年間改名為「大埔」。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教授、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蕭國健指,昔日八仙嶺為叢林地帶,為防止被野生動物襲擊,村民途經時必須聯群結隊及大步行過,因而得名「大步」。
村民避獸襲大步越叢林得名
宋代鄧氏來港,最初定居錦田一帶,及至元代、明代初期,分遷至大埔頭村、龍躍頭等地。相傳有名富商出外洽談生意,回程時被海盜擄人勒索,他的僕人鄧師孟自認是其兒子,自願留下來,讓商人有機會逃離,而他則跳船逃走。官府得悉事件後為紀念他對主人的忠心,稱他為「孝子」,並在今日舊大埔墟天后廟附近建立「孝子鄧師孟祠」。為宣揚「孝道」,官府更把附近的空地撥予祠堂用作售賣香燭、祭品。
明代時期,居民每逢初一、十五到祠堂拜神,商人趁機在外擺檔,形成廟會。政府為求整齊避免攤檔亂放,特意批準在孝子祠外擺檔,所收到的錢則用作祠堂維修之用,因而成為墟,名為「大步墟」。
大埔七約建鎮成太和市
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為了嚴防沿海居民對臺灣鄭成功進行接濟,實行遷海令,限制沿海居民向內地遷界五十里,使沿海地區荒廢。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批準復界,部分居民返回原地,亦有部分居民遷往新地方定居。嘉慶年間,文氏欲在大步墟建屋和設舖,但遭鄧氏阻攔。為了與鄧氏「大步墟」抗衡,文氏聯同附近七個非鄧氏村落,包括泰亨約、林村約、翕和約、集和約、樟樹灘約、汀角約、粉嶺約,造成「大埔七約」,於大步墟以南,林村河對岸另建鎮鄉,稱為「太和市」(即今日富善街)。由於林村河分隔了大步墟和太和市,故另外興建廣福橋,方便村民往來太和市和林村河兩岸。
英國租借新界後,在1913年於太和市(即今日香港鐵路博物館位置)興建大埔墟火車站,火車站的建成助長了太和市的發展,使太和市逐漸取代了大埔墟的地位,後來太和市被稱為「大埔墟」,而原來的大埔墟則改稱為「大埔舊墟」。